何可胜道也哉中道的意思,何可胜道也哉道是什么意思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3-12-21 07:44:05

8.《兰亭集序》文言知识梳理

文学常识:

王羲之:东晋书法家,字逸少,有“书圣”之称。世称“王右军”、“王会稽”。与其子王献之并称“二王”。

一、【通假字】

1、趣舍万殊 “趣”通“取”     

二、【古今异义】

1、所以游目骋怀

古义:1.表凭借,用来。2.…的原因。如:所以兴怀。

三、【一词多义】

1、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面对,引申为“阅读”。

2、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面对,引申为“迎”。

3、临不测之渊,以为固:面对。

4、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将要。

(1) 一起。例:若合一契

(2) 一样。例:其致一也

(3) 看作一样。例:固知一死生为虚诞。

(4) 一边……一边……。例:一觞一咏

1、列坐其次 旁边水边

2、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驻扎

3、凡用兵之法,全国为上,破国次之 次一等

4、余船以次俱进 次序

5、太上不辱先,其次不辱身 下一等。

6、陈胜、吴广次当行 次序、按次序引申为“轮到”。

1、所以兴怀,其致一也 情致

2、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 达到

3、家贫,无从致书以观 得到

4、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 招致

1、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 高

2、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长

3、怠者不能修,而忌者畏人修 学习进步

4、是故事修而谤兴,德高而毁来 办好

5、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 修建

6、修守战之具 整治

1、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至、及,注定

2、不期修古,不法常可 期望、要求

3、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 时间期限

4、期(jī )年之后 周、满

5、、君与家君期日中 约定

四、【虚词运用】

1、之

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 助词表定语后置

曾不知老之将至 助词用在主谓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及其所之既倦 动词往达到

每览昔人兴感之由 助词的

以之兴怀 代词 指上文中的事。

暮春之初 音节助词衬足四个音节

五、【特殊句式】  

介宾短语后置(于 宾语 也叫状语后置)

① 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会

② 不能喻之于怀──不能于怀(在内心)喻之

③ 亦将有感于斯文──亦将于(对)斯文有感

④ 当其欣于所遇──当其于所遇欣

何可胜道也哉中道的意思,何可胜道也哉道是什么意思(5)

9.《赤壁赋》文言知识梳理

文学常识:

苏轼:北宋文学家、书画家、豪放派词人、诗人。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 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在艺术表现方面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代很有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 诗文有《东坡七集》等,词有《东坡乐府》。代表作:《赤壁赋》《石钟山记》《饮湖上初晴后雨》《念奴娇·赤壁怀古》

一、通假字

1、举酒属客 举匏尊以相属(属,通“嘱”劝酒  )

2、浩浩乎如冯虚御风 (冯,通“凭”乘)

3、杯盘狼籍 (籍,通“藉”,凌乱)

4、举匏尊以相属(尊,通“樽”,酒杯)

二、词类活用

1、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舞,使……起舞;泣,使……哭泣)

2、正襟危坐(正,形作动 整理)

3、月明星稀,乌鹊南飞(南,名作状 向南)

4、西望夏口,东望武昌(西、东,名作状,向西、向东)

5、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 (下、东:名作动,攻占,向东进军、东下)

6、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渔樵,名作动,打鱼砍柴)

7、侣鱼虾而友麋鹿 (侣、友:意动用法 以……为伴、以……为友)

四、一词多义

1、望:

七月之望(名词,阴历的每月十五日)

望美人兮天一方(动词 眺望,向远处看)

2、如:

纵一苇之所如(往)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像)

飘飘乎如遗世独立(像)

3、然:

其声呜呜然(……的样子,像声词词尾)

何为其然也(这样)

4、于:

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在)

月出于东山之上(从)

徘徊于斗牛之间(在)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被)

托遗响于悲风(给)

五、特殊句式

1、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介宾短语后置)

2、徘徊于斗牛之间(介宾短语后置)

3、何为其然也(宾语前置)

4、而今安在哉(宾语前置)

5、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被动句)

6、是造物之无尽藏也。(判断句)

7、渺渺兮予怀(主谓倒装)

六、成语

1、沧海一粟:大海里的一颗谷粒,形容非常渺小。

2、正襟危坐:理好衣襟端端正正地坐着,形容严肃或拘谨的样子。

3、遗世独立:脱离社会,独自生活,不跟别人往来。

4、不绝如缕:像细线一样连着,差点就断了。多用来形容局势危急或声音细微悠长。

5、杯盘狼藉:形容宴饮后桌上凌乱的样子。

七、其他重点字词

纵一苇之所如(纵:任,如:往)

方其破荆州(方,当)

固一世之雄也(固:本来)  

哀吾生之须臾(须臾:片刻)

知不可乎骤得(骤:突然;骤得轻易得到)

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曾:竟,连……都……;一瞬:一眨眼,比喻时间短暂)

何可胜道也哉中道的意思,何可胜道也哉道是什么意思(6)

10.《游褒禅山记》文言知识梳理

文学常识:

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北宋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被列宁誉为是“中国十一世纪伟大的改革家”。.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代表作:《读孟尝君传》、《游褒禅山记》、《伤仲永》、,《泊船瓜洲》、《元日》、《梅花》、《登飞来峰》。

一、通假字

1、长乐王回深父。父,通“甫”,古代对男子的美称。

二、词类活用

1、始舍于其址。舍:名词活用为动词,筑舍定居。

2、名之曰褒禅。名:名词活用为动词,命名,称呼。

3、有泉侧出。侧:名词作状语,在一侧。

4、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深:形容词用作名词,深度。

5、好游者亦不能穷也。穷:形容词活用为动词。穷尽,走到头。

6、而其见愈奇。见:动词作名词,见到的景象。

7、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至:动词用作名词,到达的人。

8、火尚足以明也。明:形容词用作动词,照明。

9、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极:形容词作动词,尽情享受。

10、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险远:形容词用作名词,险远的地方。

11、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

谬: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弄错,使……错。

传:动词作名词,流传的文字。

名:名词作动词,说明白。

三、虚词

(一)乃

1、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副词,表示判断,可译为“是”“就是”

2、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何也副词,竟,竟然,居然

3、良乃人,具告沛公副词,于是

4、于是为长安君约车百乘,质于齐,兵乃出副词,才

(二)其

1、以故其后名之曰(代词,那,指褒禅埋葬之时)

2、距其院东五里(代词,这,指慧空禅院)

3、独其为文犹可识(代词,代“仆碑”)

4、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前“其”:代词,它,代“穴”;后“其”:代词,那些,作“好游者”定语)

5、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前“其”:代词,它,代后洞;后“其”:代词,代游

6、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代词,他们,指古人)

7、而余亦悔其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代词,指自己)

8、视其左右(代词,洞,洞壁)

9、谬其传(代词,它,代山的名称)

10、咎其欲出者(代词,那些,指欲出者)

11、其孰能讥之乎?(语气副词,表反问,岂、难道)

12、既其出(助词,无义)

(三)“以”

1、作介词用:因、由于。“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

2、来。“无物以相之”。

3、作连词用,相当于“而”:①表并列。“险以远”。

4、表承接。“由山以上”。

四、特殊句式

1、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判断句)

2、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判断句)

3、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判断句)

4、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 (状语后置句)

5、不随以止也(省略句)

6、此余之所得也!(判断句)

7、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判断句,表示因果关系)

五、一词多义

“道”

1、有碑仆道名词,路、道路

2、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名词,道理

3、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名词,主张

4、何可胜道也哉动词,说、讲

5、策之不以其道名词,方法

“盖”

1、日初出大如车盖名词,车盖

2、盖失强援,不能独完连词,承接上文,表示原因,可译为“因为”“是因为“是由于”等

3、况刘豫州王室之胄,英才盖世动词,超过,胜过

4、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助词,有“大概”的意思

“文”

1、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名词,文字

2、不以木为之者,文理有疏密名词,纹理

3、属予作文以记之名词,文章

4、文过饰非动词,掩饰

“然”

1、至于颠覆,理固宜然代词,如此,这样

2、吴广以为然形容词,对、正确

3、有穴窈然形容词词尾,“……的样子”

4、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连词,表转折,但、但是

六、古今异义

1.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

古义:十分之一。 今义:数词。

2.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

古义:不平常。 今义:用作表程度的副词,十分,很。

3.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古义:泛指求学的人,指读书人。 今义:特指有专门学问的人。

4.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古义:是代词“所”与介词“以”结合,相当于“……的原因”。

今义:常用来表示因果关系的连词。

5.于是余又叹焉。

古义:“于”,介词,对;“是”,代词,这件事。为单音词连用。

今义:合用为一个连词。

何可胜道也哉中道的意思,何可胜道也哉道是什么意思(7)

文言虚词积累

【何】

(一)用作疑问代词。

1.单独作谓语,后面常有语气助词"哉""也",可译为"为什么""什么原因"。

①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岳阳楼记》)

③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六国论》)

2.作动词或介词的宾语,可译为"哪里""什么"。译时,"何"要后置。

①豫州今欲何至?(《赤壁之战》)

②大王来何操?(《鸿门宴》)

③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触龙说赵太后》)

3.作定语,可译为"什么""哪"。

①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琵琶行》)

②然则何时而乐耶?(《岳阳楼记》)

(二)用作疑问副词。

1.用在句首或动词前,常表示反问,可译为"为什么""怎么"。

①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赤壁之战》) ②徐公何能及君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2.用在形容词前,表示程度深,可译为"怎么""多么""怎么这样"。

①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伶官传序》)

(三)作语助词,相当于“啊”。

①新妇车在后,隐隐何甸甸。(《孔雀东南飞》)

(四)何:通“呵”,喝问。

①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谁何:呵问他是谁何。意思是检查盘问。)(《过秦论》)

【何如】【奈何】【若何】表示疑问或反问,译为“怎么样”“怎么办”“为什么”。

①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季氏将伐颛臾》)

②其辱人贱行,视五人之死,轻重固何如哉(《五人墓碑记》)

③沛公大惊,曰:"为之奈何?"(《鸿门宴》

④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阿房宫赋》)

【何以】即“以何”,介宾短语,用于疑问句中作状语,根据"以"的不同用法,分别相当于"拿什么""凭什么"等。

①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触龙说赵太后》)

②不为者与不能者之形何以异(《齐桓晋文之事》)

3.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鼓乐也(《庄暴见孟子》)

【无何】译为“不久”“没多久”。

①抚军不忘所自,无何,宰以卓异闻,宰悦,免成役(《促织》)

【何乃】译为“怎能”

①阿母谓府吏:何乃太区区(《孔雀东南飞》)

何可胜道也哉中道的意思,何可胜道也哉道是什么意思(8)

上一页123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