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山流水表达了什么情怀,高山流水让我明白了什么道理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3-12-30 08:20:54

高山流水表达了什么情怀,高山流水让我明白了什么道理(1)

图片来源:新华社记者 岳月伟 摄

■ 4月7日下午,**在广东省广州市松园同法国总统马克龙举行非正式会晤。

■ 循着《高山流水》悠远婉转的琴声,*和马克龙来到白云厅,听千年古琴奏千年绝唱,品千年茶韵论千年兴替。

一曲《高山流水》再次将知音文化,将钟子期和俞伯牙的故事带入人们视野。先秦诸子将它载于中华文化元典,令它在中华文化宝库中大放光芒。

两千多年来,寻觅知音,成为中国人精神生活中的至高追求,对中华文化的各个领域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从先秦诸子讲述知音故事始,就开启了一条知音文化的长河,而《高山流水》则更是成为了这一文化的代表曲目。

今天,我们试着找寻那些有关《高山流水》的“传奇故事”。

最辉煌的“千古琴曲”

最为大众熟知的莫过于钟子期和伯牙的故事。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时期,楚国的两位音乐家,善鼓琴的伯牙和善听琴的钟子期,在长江和汉水交汇之地相遇,一次短暂的古琴艺术交流,诞生了中国古琴艺术最辉煌的琴曲《高山》与《流水》,演绎出了高山流水觅知音的千古佳话。

而将这个体现古代中国音乐神圣性的故事载于中华文化元典,令它在中华文化宝库中大放光芒的,是伟大的先秦诸子。

战国初年的《列子·汤问》,描述了伯牙钟子期通过音乐对话创作《高山流水》的情景:一对朋友,不是靠别的一切,完全只以琴曲结下生死之交。弹琴者伯牙心在高山,听琴者钟子期立即听出来了;过一会儿俞伯牙转向流水,钟子期也听出来了。

因此,“高山流水”成了千古至谊的代称,展示了古琴艺术交流中精神沟通的“知音”境界,也寄寓了对人类交流的思考与信念。

继而是战国中期的《荀子·劝学》,用“伯牙鼓琴,而六马仰秣”的夸张描写,记载了伯牙琴艺的妙造化境。

最后,由成书于战国末、集先秦思想文化之大成的《吕氏春秋》,补充了“钟子期夜闻击磬者而悲”和“钟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的珍贵史料,将完整的知音史事,也将伯牙与钟子期友谊典故,保存在先秦典籍中。

先秦诸子讲述和记载的知音故事与伯牙钟子期的古史旧闻,加上后来由东汉末蔡邕辑写的《琴操》一书所追记和补充的“伯牙学琴东海移情”故事,构成了内容丰富的知音故事体系,共同阐释了古琴艺术源头的一次变革与突破,即伯牙与钟子期创作《高山》《流水》的过程,开创了古琴艺术不必借助于语言的解说。

而纯粹通过塑造音乐形象来表达人的思想感情的创作方法,开辟了古琴艺术由和弦而歌走向纯器乐演奏的独立表现之路。

高山流水表达了什么情怀,高山流水让我明白了什么道理(2)

古琴演奏家李蓬蓬演奏《流水》图片来源:央视新闻截图

最独特的“音乐寓言”

知音故事是古琴音乐史上的哲学故事,又是先秦哲学中的音乐寓言。先秦哲学家借用知音故事,将万古高山、千秋流水融入《高山》与《流水》琴音中,寓意人证明自己能够在内心中与整个宇宙相照映。

其所展现的钟子期与伯牙心灵相通的山水情怀,照映出人与自然和谐交融、人的意识与宇宙天心会通的至高境界,应是中国古老哲学“天人合一”的诗意表达,古琴曲《高山流水》亦当是“天人合一”观念的音乐呈现。

在中华思想文化原创期的先秦时代,知音故事寄寓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展示出中华文化极高远的精神境界,创造了“知音”这一独特的中国文化概念。

与“知音”同义又是古琴曲《高山》与《流水》合称的“高山流水”一词,与老子的“上善若水”,孔子的“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乎,不舍昼夜。’”共同阐释了水的哲学、水的精神,表达了中华文明的特征。

先秦诸子文本的知音故事传承到明代获得了重大发展,冯梦龙在楚地民间传说的基础上创作出《俞伯牙摔琴谢知音》的白话小说,以完整的情节,使知音故事得以雅俗共知,流传久远。

这个文学版的知音故事将钟子期的身份改作隐居山林的樵夫,又为伯牙添加“俞”姓,民间由此称“俞伯牙”。现在人们所熟悉的知音故事大都来自于文学版本。

冯梦龙小说收入《警世通言》和《今古奇观》,成为明清以来民间故事和戏曲、曲艺创作所推崇的题材,古老的汉剧有《听琴板琴》,京剧有《马鞍山》,北京的京韵大鼓有《高山流水》,这些优秀的传统剧目、曲目,均源于冯梦龙小说。这部中国古代白话小说名著,十九世纪已流播海外,有英、法、日多种译文。

冯梦龙小说中将知音故事的发生地确定在汉阳,其亦以历史文献为依据。东汉末的著名文献学者高诱在为《吕氏春秋》和《淮南子》作注时,已考定“伯牙钟子期悉为楚人”,钟子期乃“楚人钟仪之族”

如今,传承千年的湖北汉阳古琴台,已成为知音文化与古琴艺术的文物标志,象征中华民族千古韵事,代表具有三千年历史的中国古琴艺术。

高山流水表达了什么情怀,高山流水让我明白了什么道理(3)

航拍汉阳古琴台全景 图片来源:新华网 闵任之 摄

最浪漫的“太空约定”

据说《高山流水》原为一曲,自唐代以后,《高山》与《流水》分为两首独立的琴曲。《流水》一曲,在近代得到更多的发展,曲谱初见于明代《神奇秘谱》(朱权成书于1425年)。管平湖先生演奏的《流水》曾被录入美国太空探测器"旅行者一号"的金唱片,并于1977年8月22日发射到太空,向茫茫宇宙寻找人类的“知音”。

《高山流水》古琴曲为美国旅行者号探寻地外文明的使命赋予了“浩瀚宇宙觅知音“的中国意蕴和中国概念。

中国古琴艺术在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文献片《高山流水》,曾以汉阳古琴台为实景,讲述古琴艺术源头的知音故事,此片结尾打出了意味深长的字幕:

“这里发生的故事并未完结,在这个故事中诞生的《高山流水》古琴曲,越两千年后由美国旅行者号录入地球之音铂金唱片,于1977年8月20日携带到太空,以寻觅地球人类的知音。保存期十亿年。”

高山流水表达了什么情怀,高山流水让我明白了什么道理(4)

首页 123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