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山流水觅知音的道理,高山流水遇知音感悟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3-12-30 08:56:50

美好的事物总是被美好的故事诠释并演绎着。爱情存在于美好的传说中,美酒也不例外。

相传在三千年前,在贵州、四川和重庆三个地方的相交界的地方,流淌着一条美丽的河流——习水河。

习水河畔有一个古老的王国——习国,与古蜀国和古巴国接壤。习国有一位雄才大略、文武双全的国王,他有两大爱好,一个是骑马打猎,另外一个就是酷爱美酒。

高山流水觅知音的道理,高山流水遇知音感悟(1)

有一天,国王率文臣武将进山狩猎,来到二郎滩,只见滩头两岸炊烟袅袅,酒香扑鼻,国王顿感神清气爽,心旷神怡。便率众将士进入酒香人家,一探究竟。

乡民见是国王前来,喜不自胜,纷纷把自家精心酿制的好酒敬献给国王和大臣们品尝,半盏时分,国王一连喝了三坛而不醉,又命再呈两坛,一饮而尽,大呼过瘾,连声赞曰:“冻醪,冻醪!”

从此,这一带的老百姓每年都要把自己酿造的好酒敬献给国王,国王感念百姓之辛劳和诚意,遂将这一带的祖传秘制作为宫廷御用酒。又因国号为习,故赐名为习酒。习酒,顾名思义是习国产的酒。

高山流水觅知音的道理,高山流水遇知音感悟(2)

中国酒文化

中国酒文化源远流长,美酒的故事总是代代相传。

传说酒最早是由杜康酿造而成的,后来“杜康”还成为了酒的代名词,无怪乎曹操会对酒当歌,临江唱出“何以解忧?唯有杜康”的诗句。

我国是一个有着悠久的诗歌历史的国度,也是一个有着悠久的饮酒传统的国度。我国的酒文化源远流长,以诗歌形式记载的酒文化可以追溯到诗经时代。

《诗经·小雅·宾之初筵》中的“酒既和旨,饮酒孔偕,钟鼓既设,举酬逸逸”,描写的就是一次与宾朋佳友饮酒欢宴的盛大场面。

高山流水觅知音的道理,高山流水遇知音感悟(3)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无论是曹操“对酒当歌,人生几何”的人生喟叹,还是陶渊明“忽与一觞酒,日夕欢相持”的恬淡娴静。

无论是嗜酒狂放的“建安七子”与“竹林七贤”,还是如李白“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的桀骜不驯。

无论是陶渊明“酒中有深味”的恬静淡然,还是贺铸“轰饮酒垆,春色浮寒瓮,吸海垂虹”的畅意人生。

无论是王维“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的知己情,还是苏轼“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的励志人生。

无论是李白“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的豪情万丈,还是女词人李清照的“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的少女情怀。

诗中有酒,酒中有诗,二者的契合为人们描绘了一幅诗情酒意的全景图;知己遣怀,诗酒联袂,也是我国诗歌史上的一段美谈。

历史上的文人,似乎与酒结下了不解之缘。而酒似乎又成了一种媒介,成为今人与古人、知己与知己对话的载体。

高山流水觅知音的道理,高山流水遇知音感悟(4)

首页 1234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