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和量的区别,数和数字的主要区别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4-01-01 22:51:05

数和量的区别,数和数字的主要区别(1)

天海拾贝

云中松鹤天海拾贝(二十七)

从“数”与“量”,感悟自然辨证法

【引言】众所周知,整个物质世界都是由“数”与“量”构成的,所以当你弄懂自然界中的“数”与“量”及其辨证关系,你就弄通了自然规律。

今天,我们就简单肤浅地谈论一下“数”与“量”及其辨证关系,目的在于启发大家打开自己的“智慧大门”。

众所周知,整个物质世界是由“物质”与“精神”两部分构成的,但无论是“物质”,还是“精神”的东西,人们都可以用“数”与“量”来概括与表述。这就是物质世界由“数”与“量”构成的客观根据。

“数”的外在表现就是“多少”;“量”的外在表现就是“大小”,故“大小与多少”构成了“数量”。

一般人们容易把“大”和“多”当成“好”;而把“小”和“少”当成“劣”。实际是,这都是机械唯物主义的最突出表现。因为物质世界中,“大小多少”与“物质的好坏”并无关系;影响事物“好坏”的因素主要是它的“使用价值”与“阶级性”。

例如:一个科技人才,先看他有没有使用价值,来决定他是否是个“人才”;再看他在为谁服务,就知道他是好人与坏人!这与他“才能的大小”关系不大。

从唯物辨证法的角度看,有时“多”是坏事,例如与人赛跑,穿的越多越不利,穿的少,反而好;但又时“多”了,又是好事,若是领兵打仗,韩信点兵多多益善,反而领兵少了,又是坏事;

还有,例如决策:决策前,调查研究越多,决策就越周密、越好;但参与决策的人越多,决策就越不容易“保密”,故决策时,人越少越好;

再就是,真理一般掌握在少数人手里,而不在大多数人手里,因为能看到真理的人都是少数的“智者”;但是发动、贯彻与落实真理时,就需要最广大的人民参与,若没有多数人民的参与,真理就沦落成一个“梦想”!

故,生活中,最忌把“决策”吹得很大、叫得很响,而是实施反而“无声无息”,其最后必然会引起“民意”的吞噬,而导致以失败而告终。

以上就是“多与少”“大与小”与“好与坏”的关系,它要求我们必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可简单地把“大小多少”错误地与“优劣好坏”混为一谈。

另一方面是,“多与少”的转化,又联动着“大与小”的形成,进而出现了“量变”到“质变”及事物“度”的把控。

现实生活中,多数人都是没有“远见”,多是等“灾难”到来时,才开始躲避。例如最近某地山洪爆发,有人提前通知在此旅游的人离开,很多人就是不信,直至被大水吞噬;

而有远见的人,一般又是很少,此人若没有赢得“大家的信任时”,他的“远见”或预言,最好不要多说;若多说,一定会赢来很多嘲笑与辱骂!

正因为,现实生活中,人们智力水平的“高与低”,导致了人们能力的“大与小”,进而形成了人们的三六九等及少数人管理多数人的客观局面。

聪明的少数人,能登高望远,防患于未然,慢慢地会变成财权多多的“高人”;愚蠢的多数人,目光短浅,多又追求实惠,渐渐地会变成财权少少的边缘化人。

例如,有人呼吁走共同富裕之路,既得利益者大多想不通、不理解,甚至反对,他们肯定会保守地坚持走自己曾经发财致富的老路,其最后一定会成为历史的罪人,因为他们没有看到“民意”洪浪已经滚滚到来;

此时,我们越是好心地提醒他们,估计就会被此类人嘲笑、辱骂,甚至打击,因为他们富有、傲慢、而且一直高高在上,他们也有这个能力与不屑一顾别人的习惯;但他们不知道,看不到社会发展规律与民心所向,是多么的可怕与无知!

这大概就是自然与生活辨证法,或叫作“天命所归”,即一切皆在自然演变之中,顺其自然或许是人类最大的智慧!

(作者:云中松鹤,2022年8月23日上午,写于北京)

特别声明:

鼎新智库今日头条号,常年法律顾问:

北京允嘉律师事务所律师,孙飞主任

若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擅自转发《云中松鹤天海拾贝》文章,一经发现,根据情况,可随时发起法律追诉!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