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楫者”
原标题:“植”此青绿
记者|郭长江 许新霞 何源
中国之声特别策划《奋楫者》,致敬改革,致敬奋斗,致敬伟大时代。今天讲述治沙人王有德久久为功,创造防沙治沙新奇迹,将“治沙精神”“劳模精神”“工匠精神”传承下去的故事。
治沙人的第一次创业
向沙漠要生存空间
“这就是原来挖草、挖坡、挖水的,这个沟道全是这样的……准备要重新打造一下,现在没钱,有点钱了弄一点,有点钱了弄一点……”
说这话的是快70岁高龄的治沙人王有德。他身形魁梧,步伐矫健,登上山坡,毫不费力,甚至连粗气都没喘。站在山坡上,远眺沟壑纵横的荒山,王有德感慨万千。
△退休后的王有德依然奋战在防沙治沙一线
王有德的家乡地处毛乌素沙漠边缘,干旱少雨,年降雨量不到200毫米,猖狂的黄沙常常能一夜间就把大半个窑洞埋起来。“每年从9月份开始刮风到第二年5月份,沙漠把窑洞填了,填到窗台高。”这是王有德关于家乡的记忆,“全部搬走了,那个地方最后就是沙化了。”
△王有德接受总台中国之声记者采访
数据记录显示,毛乌素沙漠当年每年以5到7米的速度往西,向黄河年输送黄沙1亿吨,相当于每分钟7辆20吨卡车的荷载量。“一年一场风,从春刮到冬,天上无飞鸟,地上无寸草。”这首童谣,是20世纪四五十年代宁夏银川灵武市白芨滩的真实写照,也道尽了荒漠化给当地百姓带来的苦楚。
从儿时起,制服沙魔的念头就根植在吃够了风沙苦头的王有德心里。1978年11月,党中央作出了建设“三北防护林”体系的重大战略决策,揭开了我国大规模生态建设的序幕。
1976年就成为林场职工的王有德自然而然成为这场战役中的一员,只不过,他还并不知道,他的个人命运就此与防沙治沙死死绑在了一起,这一绑就是40多年。1985年,被正式任命为白芨滩防沙林场*、场长的王有德,带领林场全体干部职工打响了与沙漠争夺空间的生存战,同时也意味着王有德人生的第一次“创业”正式开启。
△正在扎设草方格的王有德
“要打仗,粮草要先行。”但当年“开战”前,王有德面临的却是“没吃、没住、没钱”的窘境。“150多名职工给了10万块钱,人均不到1000块钱,造林还要护林,还要养人。吃粮、买菜都很困难,吃水都是苦咸水。住房都是天上不下雨了,屋里滴答滴答下雨了。”王有德手里的创业本钱少得可怜。
因为苦,没人肯来,整个林场连一名中专生都没有;因为穷,人心涣散,更别提治沙造林和经济效益。怎么办?“办法就是靠自己来创新,靠自救,不能等!”王有德决定从职工生活问题和思想问题着手进行改革。他抵押了自己和兄弟姐妹甚至是老父亲的房子,贷款为林场职工造新房、建立奖学金、送子女上学。“生活问题解决了,住房问题解决了,上学问题解决了,看病就医难的问题解决了,职工安心扎根随上你,才开始干。”王有德的第一步棋走对了。
生活问题解决起来相对容易的,但根深蒂固的顽疾是落后的思想和工作机制。王有德知道,要想治沙成功,必须改变现有的“造林抚育靠民工,林场工人只带工”的工作方式。但刚解决了职工吃饭问题,却要砸了人家的“铁饭碗”,改革阻力可想而知。
有人当面谩骂侮辱他,有人写匿名信诬告他,还有人在他枕头底下放菜刀进行威胁。但倔强的西北汉子王有德硬是顶住了压力。他力排众议提出了“搬掉保险箱,砸烂铁饭碗”的改革措施,精简了后勤管理人员,取消了职工工资级别,采取按劳分配机制,将全场林业生产任务分解承包到职工手中,彻底改变过去消极的工作方式,让职工干自己的活、挣自己的钱。
改革措施当年就取得了成效:治沙造林超计划完成152%,成活率比改革前提高了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