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里挑灯看剑全诗表达的情感,醉里挑灯看剑表达了什么感情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4-01-04 16:41:48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这首《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乃是辛弃疾豪放词的经典之作,也是他一生“北伐”理想和武将形象的真实写照。

如今,这首词也成了“家长建议移出课本”的对象。在所有被“家长建议移出课本”的课文中,辛弃疾的这首词是最无辜的,因为他们“建议移出”这首词的理由比较“扯淡”。

有人说“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这一句词,体现了辛弃疾愚忠的思想,为了避免学生学到这样的思想,所以建议将这首词移出课本。这样的言论,简直是滑天下之大稽!

了解辛弃疾的人都知道,他一生的志向就是“北伐”。他之所以一生不得志,就是因为他逆了南宋君王的意。比起“北伐”,南宋的君王明显更加愿意偏安一隅,得过且过。

醉里挑灯看剑全诗表达的情感,醉里挑灯看剑表达了什么感情(1)

因此,以“愚忠”来攻击辛弃疾这首词的人,只能算是纯文盲。最近几年来,有不少来路不明的“家长”和部分“砖家、叫兽”沆瀣一气,对语文课本里面的名篇指指点点。

一会儿要删除这个,一会儿要删除那个。把当代人的价值观强行加到古代人的身上,对古代诗文进行吹毛求疵的批判,这是不可理喻的行为。

一、他们到底在反对什么?

最近几年,总是能够看到网上传出有一些所谓的“学生家长”要求删改语文课本中的文章,其中多数的理由都比较扯淡。

我就特别不能理解,这些所谓“学生家长”,为什么不去要求删除数学、物理、化学、生物课本里面的文章呢?大概是因为别的课本他们也看不懂,只有盯着《语文》课本找茬。

一会儿要删除诸葛亮的《出师表》,一会儿要删除刘禹锡的《陋室铭》,一会儿要删除朱自清的《背影》、《荷塘月色》。反对的理由都是五花八门,有些还是引经据典的。

比如:诸葛亮《出师表》中的“鞠躬尽瘁”是“愚忠”,《陋室铭》中“往来无白丁”就是看不起穷人,《背影》中的主人公违反交规,《荷塘月色》总拿女人打比方,思想不健康等等。

醉里挑灯看剑全诗表达的情感,醉里挑灯看剑表达了什么感情(2)

这种在鸡蛋里面生生挑出骨头的行为,简直是令人叹为观止。对于这些“家长”的“深厚”国学功底,我在深表佩服的同时,也十分地担忧,因为他们的思维明显跑偏了

如果说《背影》主角违反交规是事实,《荷塘月色》有女性意象也是事实,《陋室铭》作者的确以“往来无白丁”为傲的话,那《出师表》和《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里面,真的有“愚忠”思想吗?

“忠君”和“愚忠”,完全是两码事。“愚忠”是指一个人不计后果,也不分是非,盲目地忠于君主。只有明知皇帝是一个浑球,还对他效忠,才能算是“愚忠”。

但是南宋那些皇帝的愚蠢,是体现在他们的偏安思想上。在这一点上,辛弃疾从未与君主的心愿一致。所以,我们要怎么理解《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呢?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南宋·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通过这首词的全文我们可以看到,在这首词的上半部分,辛弃疾是一直在写主角回忆沙场点兵、与战士们并肩作战的过程,只有在下半部分里面提到了“了却君王天下事”。

醉里挑灯看剑全诗表达的情感,醉里挑灯看剑表达了什么感情(3)

而这里所谓的“君王天下事”,也并非君王的天下事,指的其实是主角自己的人生理想。他想要建功立业,他想要北伐,想要河山统一。

这样宏伟的志向,本来应该是那些当君主的人努力去实现的。可是南宋的君王,并没有这样的想法。无奈之下,只能由词中主角这样的人物去代为“了却”。

所以这里的“君王”并不是特指哪一位君主,甚至可以说,都不是指南宋的皇帝。显然,这意味着他做了君主应该做的天下大事。而他的这种行动,同时也符合国家利益和他个人利益。

二、没有哪种价值观是唯一

辛弃疾这首词中为人所“诟病”的地方,还有他那句“赢得生前身后名”。有人指出,这句话带有很重的“攻利思想”。追求名利到底好不好呢?持反对意见的“家长”,肯定认为很不好。

在他们看来,这一首词既鼓吹“愚忠”,又宣扬“贪图名利”的思想,价值观明显是有问题的,怎么能让小朋友学习呢?因此,必须将这首词从课本里移出。

古人说得好:“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追求名利其实并没有什么不好,只要是通过正当的途径得来的,就没有任何问题。

醉里挑灯看剑全诗表达的情感,醉里挑灯看剑表达了什么感情(4)

首页 12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