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汉二陵是中国五代十国时期地面陵园遗迹保存较为完整的实例,为研究唐宋时期的礼仪制度提供了重要材料;出土的文物反映了南汉国的历史文化和生产生活状况,对研究广州对外贸易交通及社会经济发展史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其营建形式特别,圆丘形陵台形制独特,具有承前启后的意义,为中国古代陵寝制度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实例。
余荫山房(国5)
在18至19世纪初期,广州海珠区、西关一带曾涌现出由十三行商人兴建的规模宏大、雍容华丽的私家园林,包括潘家花园、伍家花园、海山仙馆在内的众多名园,被称为“行商庭园”。它们不仅是岭南园林的巅峰之作,还引发了清代时期欧洲各国模仿“中国式”园林的盛况。广州现存的清代古典式岭南园林有余荫山房,是岭南四大园林之一。
余荫山房以其“嘉树浓荫,藏而不露,缩龙成寸,小巧玲珑”的建筑特色著称,虽是小家碧玉型的景点,却既有北方园林的大气,也有江南园林的秀美;既有西方造园的几何美学,又充分融入了岭南情韵。在满园翠绿之间,花木与建筑交错穿插,亭、台、楼、阁、桥、轩、廊堤、石山碧水……中国古典园林诸要素相互借景,分明不过弹丸之地,却让人觉得深浅曲折,层叠无尽。深柳堂、临池别馆、卧瓢庐、玲珑水榭是余荫山房内的四大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