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北方地区爱好面食的人们有句俗话;“世界面食在中国,中国面食在山西”。
而我要说的是“世界的面食在中国,中国的面食在山西,山西面食的精华在汾州”。
汾阳面食
为什么说山西面食的精华在汾州,汾州是原来汾阳曾经辉煌时候的称呼,唐朝汾阳王郭子仪,明朝时候的皇室宗亲永和王,庆成王,两座王府均驻汾州,给汾州带来了丰富多彩的州府饮食文化,加之汾阳人心灵手巧,爱面子,好客人,千百年来,不断推陈出新,传承继承了前人留下来的各种各样的美食制作方法,从而形成了汾阳独特的具有地方色彩的饮食文化。
汾阳面食是北方汉族传统面食文化的代表之一,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从可考算起,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称为“世界面食之乡”是一点儿也不为过的。
以面条为例,东汉称之为“煮饼”;魏晋则名为“汤饼”;南北朝谓“水引”;而唐朝叫“冷淘”……
汾州面食名称推陈出新,因时因地因面而异,曾有俗话说娇儿宠称多,面食众多的称谓与名堂,正说明汾阳人对它的重视和喜爱。
汾阳面食是北方汉族传统面食文化的代表之一,真正是百花九样,数不胜数,达到了一面百样,一面百味的境界。
我们汾阳当地的面食种类繁多,如刀削面、刀拨面、拉面、扯面,掐疙瘩,猫耳朵,剔尖,擦尖、抿尖、河捞面,手擀面、包皮面、斜旗旗、流流稼、和子饭......
汾阳面食有“一样面百样做,一样面百样吃”的历史
面食在我们汾阳地区按照制作工艺来讲,可分为蒸制面食、煮制面食、烤制面食三大类,也还有少部分炒制面食。
有据可查的面食在汾阳地区就有数百种之多,而其中的刀削面被誉为中国著名的五大面食之一。
其他如拉面、刀拨面、拨鱼、剔尖、河捞、猫耳朵等等、而其中制作方法有蒸、煮,煎、烤、炒、烩、煨、炸、烂、贴、摊、拌、蘸、烧,搓等多种,真是名目繁多,让人目不暇接。
而汾阳面食品种丰富,制作多样,单说煮制面食就有好几十种至上百种之多,比如细如发丝的拉面,刀飞面舞般削面,游龙戏水的扯面......
制作方法有擀、拉、拨、削、压、擦、揪、抿,搓等几十种,所用原料除小麦面外,还有高粱面、豆面、玉米面、荞麦面、莜麦面等,有单用白面制作的,有和合面制作,还有三刃面制作的。
调料上来自猪,羊,牛,马肉,鸡、鸭、鱼肉、海鲜,各种各样的蔬菜,香菇,山野菜,下至油、盐、酱、醋,不一而足,都能够做成美味可口的调料,下饭菜。
所以汾阳面食有“一样面百样做,一样面百样吃”的历史,因此上到我们汾阳做客一年365天,可以品尝到天天不重样的丰富多彩别有风味的面食。
汾阳面食向来讲究,即便是家常便饭也做工精细,香美可口。
汾阳历代人民生活虽然清苦,但粗粮细作也是五花八门,百花九样,特别是汾阳的女人,不仅漂亮细腻,而且还是心灵手巧,精于烹饪技艺,各种莱肴面食经过他们的手无论爆、炒、熘、烩、蒸、炸、烤、焙,都有独到之处。
日久年长,形成了颇有特色的传统技艺和制作方法。
同样饭菜,一经汾阳人之手,总会做的色、香、味俱佳,尤其在山西晋中吕梁地区非常有名,在邻近县均有吃在汾阳之感。
因而,汾阳人在省内外为名厨者甚多。
汾阳面食制作,尤以粗粮细作,细粮精做著称。
如杂面制作剔尖、擦尖、抿尖、包皮面等粗粮细做,以及扯面、斜旗旗、猫耳朵,卜玉子等细粮精做,均为外地人纷纷效仿。
由于我们汾阳地区处于北温带,属于季节性半干旱区域,气候温差大,特定的自然条件与传统的农业,盛产各种各样的小杂粮,为我们汾阳地区别具风味的面食提供了丰富的物质基础。
因此上,我们汾阳地区以各种小杂粮粗粮细作,细粮精作,所制成的面食品种之多,用料之广,花样之繁,制法之巧,吃法之殊,就是在以面食为主的山西,陕西,甘肃,宁夏,河南,河北等省市,恐怕也是独树一帜的。
它特定的自然条件和物产造就了汾阳地区副食品的局限性,而特定的自然条件和物产又造就了多种多样的小杂粮,加之,从明清以来传承继承了丰富多彩的州府饮食文化,从而形成了汾州地区靓丽多彩,数不胜数,独特的面食文化。
但是,独特的面食也有它的时间段,上世纪六十年代左右,大饥荒的时候就不必说了,上了年岁的人都知道,那时候不要说吃什么美食了,糁子糠(农村磨面碾米剩下的下脚料,大多数时间都是用来作为饲料喂猪羊的)野菜能够填饱肚子就不错了,直到上世纪七十年代以后才逐步好转过来,到了上世纪八十年代改革开放以后,才又逐步承前启后,推陈出新,发扬光大了汾州独特的饮食文化。
而独特的饮食文化又造就了汾州地区人们独特的生活习惯,而独特的生活习惯又造就了当地人们独特的肠胃,因而形成了该地区人们非常喜欢吃面食的这一生活习俗,我们当地的人们,对于面食那是已经到了非常痴迷的境界,一天不吃面,就感到浑身不自在,两天不吃面,就像生活中短少了什么似的,如果三天吃不到面,那就眉不是眉,眼不是眼,不管什么重要的工作也可以放下,非要想办法吃上面,才会善罢甘休。
上世纪七十年代我家的房东就是那么一个人,当时,他在阳泉三矿上上班,就是每天三顿饭都是面饭,如果没有面条,挂面也凑乎。原来我们还不相信,我们当地人们也都喜欢面条,但是,一般还是早上窝窝头,中午面条,晚上一般吃早上中午剩下的饭,但是,他每每休假回来以后,就是一天三顿面条,不管白面红面,反正是面饭就行。
那时候一到夏天,我们那里都是在院子里舍锅火火(舍锅火火当地土话指在院子里的厨房)上做饭,家家户户都是拉着一个吧嗒吧嗒的风厢。
而中午饭不要问,家家户户都是面饭,那时候(上世纪六十年代、七十年代初中期)也不用问,家家户户大多是红面或者玉米面面饭(如果有客人来一般还是要想办法做上一些白面或者是包皮面),虽然大多数是红面或玉米面,但好多家庭的饭做法还是不一样的。
那时候,一般我们农村在夏天秋天暖和时候,大多有站街吃饭的习惯,人们周(当地土话指端)上一大碗饭走出院子,挑拣凉快干净处,或门前石墩上,或街头隔忑(土话指台阶)上,也或者大树下,或者三三两两,也或者三五成群,吃饭聊天两不误。
趣闻笑谈,家长里短,侃大山也或者吹牛逼(反正吹牛逼不上税),这一个习俗的形成,可能与当时农村文化信息闭塞,农民文化生活单调有关,那时候的农村家用电器基本上还没有,没有电扇(家里热的呆不住),电视机也是非常少的,所以,那时候的人们利用吃饭的机会聚在一起,一边吃饭,一边聊天侃大山,国家大事,街头趣闻,也或者是交流种植养殖经验,还有的评古论今,说三道四。
你看吧!这一个周一碗红面擦尖茴子白炒西红柿,那一个端一碗红面抿稼炒茄子。
擦尖
擦尖是扁的,不到1厘米宽,长有5厘米左右,而抿稼是圆圆的,像稍微粗一些的毛线那么粗,而加工两种面食的工具也是不一样的,擦尖是用擦子,就和好的面拿在手中直接在擦稼床上擦下去,而抿稼是将和好的面放到抿稼床上,用一个木头制作的抿拐抿到锅里,好像是同宗不同师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