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稷山县是中华农耕文明重要发祥地。相传,后稷在此教民稼穑。稷山县的板枣树历经千年,仍硕果累累,它不仅是中国古枣的“活化石”,还是稷山先民创造的融水土保持、防风固沙、枣粮生产为一体的农林复合系统,更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重要农业文化成果。
2017年,山西稷山板枣生产系统入选第四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独特的板枣种植系统
稷山板枣之所以被世人推崇,主要就因为它独特的品质。晋代陶弘景在《本草经集注》中曾说:“世传河东枣(即稷山板枣)特异,与青州、河东、临汾、金城不同。”成熟的稷山板枣皮色紫红油亮,枣果大小匀称,果肉肥厚,头部略宽,基部略窄,酷似塔形短板,板枣之名由此而来。
稷山板枣的优良品质主要得益于当地有利的自然环境和独特的生产系统。“枣生河东平泽”,西汉刘向《别录》,一语道出了其中的神秘。所谓的平泽,就是临水平塬之地。稷山县处于古河东的北部,汾水自东往西穿过县境,在今吕梁山与峨嵋台地之间切割出一条宽阔的河谷地带,逐渐形成一条南北宽10—20公里的汾河淤积平原,土地肥沃,水分充足,且湿度相宜,故稷山汾北枣树极易成林。
勤劳智慧的稷山人民,历经千年的劳动实践,逐渐摸索出一套从培育、种植到采摘、晾晒、储藏的板枣生产古法技艺,代代手传口授,传承至今。比如在枣树栽植密度上,讲究每亩在28—33株;枣树栽植土层,必须达40厘米左右;枣区一般年降雨量须在400—500毫米,花期需补充适量水分,以提高空气湿度,减少焦花,提高坐果;暑天35℃以下气温,是板枣生长结果的理想温度。
当地辈辈流传的一些民谣民谚,也生动反映了枣农的生产经验和管理智慧。如“枣栽三步一钵(株)、五步一行”“枣树发芽,正种芝麻”“今秋落叶早,来年枣子少”“枣红就怕连阴雨”“生芽麦子烂枣年”“五月旱尽枣成串”“一年翻地两遍,枣子结成蒜瓣”“发芽稍晚落叶早,适宜粮食种间套”“寒露一到,割谷打枣”“处暑见红枣,秋分打净了”。尤其是这里的枣粮间作法,农谚有曰:“上打枣,下收田,埝埝种的豆儿满,一年三料样样全”。
这里的板枣传统贮藏法,充满神奇。当地枣农传言,从年轻枣树上摘的枣,一过来年春季每斤干枣变成九两;而从千年板枣树上摘的枣,经过复杂的晾干贮藏,每斤干枣则会变成一斤一两。真可谓人间佳果,不减反增。
浓郁的板枣饮食文化
稷山是我国红枣的原产地和主产区。据考证,早在夏商时代,稷县就有许多野生枣树。春秋战国时,人们开始选种栽植。到隋、唐时大面积发展,其枣名因不同朝代属地变更,曾有河东枣、绛枣之称。至明、清两朝,人们约定俗成,将此枣皆呼为“板枣”,一直沿称至今。
正因为稷山板枣树穿越千年沧桑、依然沁透甜香,当地代代传颂着有关它的历史典故和民间传说。唐代药王孙思邈,早年四方行医到稷山,突发疾病,多亏当地老农发现后,用板枣加小米,慢火熬汤,让其服用,很快使孙思邈病愈复原。孙思邈特在自己的医药著作《千金要方》中,将这位老农板枣米汤熬制法写入药方,以传后世。
板枣千百年来在人们心目中一直占有很重要的位置。稷山人但凡婚嫁、庆寿、添丁、过节等喜庆时节,总少不了用板枣来添喜助兴,素有“无枣不成席”的俗语。妇女生小孩儿,要喝板枣和小米熬煮的“月子汤”,儿婚女嫁拜祖祭宗,要用板枣和花生、桂圆、瓜子摆成供盘,寓意“早生贵子”;新媳妇入洞房前,家人要用板枣垫在炕席下面四个角,象征一对新人甜甜蜜蜜、和和美美;给老人做寿和过寿走亲戚,要特别蒸枣馍,寓意福禄寿喜早(枣)发财。当地以往习俗,家里生了小孩后,要在院中或地里栽棵枣树,祈愿人树同生共长,后继有人,世代繁荣。
黄土高原上的绿色风景线
稷山板枣之所以声名远播,引人入胜,除了它的果实甜冽醇香、养生怡人之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它连片成荫的枣林风光和傲立苍穹的千年风姿。
稷山是我国枣栽培历史最久、古枣树数量最多的地区之一。目前全县板枣树栽植面积已达15.3万亩,其中依然存活挂果的千年以上古树有17500多株,五百年以上的古树5万多株,全国罕见。千年古板枣树“岁老根弥壮,阳骄叶更荫”。一株株板枣树,一片片板枣林,与古村落、古文化遗址和绵延起伏的丘陵地形,相映成趣,形成黄土高原上一道道绿色的风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