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晚饭有猪脚煲花生、素炒大白菜、红烧豆干。主食是蒸艾粄,煎艾粄。
艾粄色、形、味皆可,我一不小心吃撑了,那圆鼓鼓的肚子好像三四个月的孕妇。
艾粄是我亲手做的,色泽鲜绿,如碧玉似翡翠。好吧,其实这样子比喻很夸张哈。这次艾粄的颜色比我以往做得都好。
以前就知道把洗干净的艾叶放在铜煲里一个劲的煮。煮烂了的艾叶是黄黑的,做出来的粄也是黑不溜秋。
如今我知道加一些食用碱放到开水里,用沸腾的碱水焯艾叶,两三分钟后,将艾叶夹起放进冷水里。这样煮的艾叶比刚摘下来时还要绿。
要想做出来的艾粄颜色鲜,煮艾叶是关键。把握好这个关键,也就能把控“色”这个尺度。
不是所有的粄都有“形”。前几天我用传统的方法掘粄,结果粄太稀,掌心粘了很多油也不能让粄成型。粄团粘乎乎的,不仅粘手,还粘漏盘。
好不不容易整理成形,上了蒸锅一蒸。只能看,夹不到。一夹就一坨,我都快气哭了。发誓再也不做粄了,想吃就去买。做成这样子,真难为情。
不过那味道真香!艾叶是自己亲手摘的,软糯清香。先生说我的粄成不了形有两个原因。一是糯米粉配多了,二是水加多了。
今天晚上的把跟那天的一样香。中午午休时我去美好家缘摘艾叶,那里的艾叶真多,你挨我挤,密密麻麻,摘了这个漏掉那个。
满眼都是绿,绿得发黑,绿得出奇。怎么会有那么多的绿呢?墨绿、浅绿、嫩绿、翠绿、淡绿、粉绿……
艾叶真嫩啊,用大拇指和食指的指甲轻轻一掐,艾心就到手了。摘得久了,指甲就染上了墨绿,微风袭来,一股艾叶的清香就萦绕鼻尖。
我喜欢摘艾叶,摘艾叶时我就能闻到了艾粄的清香。所以呀,几天前做艾粄失败了一次,今天中午摘好了艾叶,又忍不住再尝试一次。
没想到居然让我成功了。难怪人们都会说失败是成功之母。因为这次的成功就是在上次失败的基础上总结出了经验。
这次做粄我没加水。直接把焯好的艾叶挤出水分,然后剁碎。把糯米粉、粘米粉加入剁碎的艾叶中,然后像揉面一样把它们融合在一起。
为了让艾叶团团更具黏性,我揪出两三个剂子,揉圆拍扁,放进滚水里烫熟。最后将几块烫熟的艾叶扁扁加入艾叶团团继续揉一揉,搓一搓。
当艾叶团团很光滑时,手里占一些油,把它搓成长条,分成剂子,做成各种形状。这个步骤跟做包子馒头差不多。
今天晚上我做了两种形状。一种是扁扁的圆圆的像硬币,比硬币大比硬币厚。另一种是半圆形。先把艾粄拍圆拍大拍扁,然后放馅,最后包起来。这种半圆形有点像饺子,不同的是这种艾粄没有折痕。
有馅的粄,我们把它叫做酿粄。晚上我包了两种馅,因为冰箱里只有萝卜干和酸菜。我就把它们当馅给包了。
儿子说,没有馅的反而更香更好吃。我也觉得是这样。以后如果要做酿粄,一定要先配好馅料来,这个不能随便。随便就会影响口感。
婆婆夸我:怎么这么会做?还把她准备做粄的一团艾叶交给我。让我帮她做粄。
又闻艾粄香!不管做什么事情,不要担心不会,只要你会去学,失败了也不气馁,一定能成功的。
感谢发达的互联网,为了做好艾粄,我看了很多相关视频,选了最简单的一种。
艾粄的清香,是对我的坚持不懈的最大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