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61年10月,金廷内部发生政变,金主完颜亮被部下所*,金兵北归。虽然南下是停止了,可北方各路起义军的形势却日益艰难,于是辛弃疾建议耿京,为长远考虑,必须联络大宋。
耿京采纳了辛弃疾的建议,于是让副手贾瑞带领10人去南宋朝廷接洽。贾瑞担心自己面对南宋士大夫的问询,希望带一位文人同往,徐梦莘《三朝北盟会编》记载:
“瑞曰,如到朝廷,宰相以下有所诘问, 恐不能对, 请一文人同往。京然之,乃遣进士辛弃疾行, 凡一十人。”
于是辛弃疾跟着贾瑞一起到建康面圣,此时的辛弃疾不过是陪同前往的文人,主要负责文字工作。
宋高宗当然很高兴,有那么大一支队伍“从天而降”,虽说并不是正规军队,但这证明北方沦陷的子民还心系大宋,政治象征意义显然更大。
于是耿京被封天平节度使,贾瑞封敦武郎阁门祗候,辛弃疾也得了个右承务郎的官职,其余200余人都有官位。接受了朝廷任命,辛弃疾一行人就准备回去复命。
可他们还没到山东,前方传来消息,主帅耿京被叛徒张安国所*,张安国已经领兵投降金国。
发生这样的变化让所有人始料未及,但更麻烦的在于,现在他们这群人该怎么办?
此时摆在这伙人面前的,有几条路,要么直接南归,回去也是死路一条,投靠南宋朝廷可保性命,可这样回去并不会受什么待见;要么回去为主帅报仇,但就靠他们这几个人,要报仇又谈何容易;要么大家各自散了,青山不改,绿水长流,找个山头,落草为寇。
英雄之所以是英雄,就是从不走命运安排的道路。
众人都拿不定主意的时候,辛弃疾站了出来,提出了一个疯狂的想法。
他要生擒张安国,并将他带给南宋朝廷发落。
历史上没有记载辛弃疾是如何说服众人的,但最终,一共有50骑人马跟着辛弃疾。
我想讲讲这50骑的构成,他们是贾瑞和辛弃疾一行十一人,还有南宋朝廷京东招讨使旗下王世隆护送辛弃疾他们的十数骑,以及来通知辛弃疾,耿京被害的“忠义人马全福”带来的一批人。
这些人彼此可能认识,也可能是第一次相见,他们都是默默无闻的小人物,也许昨天还在为哪家米更便宜而犹豫不决,可今天,他们都毅然选择了跟随辛弃疾,明天,也许他们能回来,也许永远停留。
这一晚,这50骑人马默默前行,一路向北,在风雨中逆行。
回到山东,辛弃疾他们打听到,张安国已经在金兵营帐中,此时驻扎的金军规模大约是5万人,50骑对5万金军,辛弃疾有勇,但不是个莽夫。
经过仔细侦察,他们摸清了张安国的作息,并打探到这一天张安国将参加金兵的宴会。当天晚上,辛弃疾假扮成金兵,潜入营帐,在所有人都没反应过来的情况下,以天神下凡的姿态将张安国击倒,并迅速捆绑上马,飞奔出营。
在场的金兵都懵了,刚开始只以为是自己人打闹,然后才发现事情不对,竟然有人敢在几万人的金军营地抢人,这才想起去追赶。史*载:
“赤手领五十骑,缚取于五万众中,如挟毚兔,束马衔枚,间关西奏淮,至通昼夜不粒食。”
这段万人中擒敌将的情节,就如同说书人嘴里的故事,但这确实真实发生了。
辛弃疾南下的这一路,赵构其实也挺熟悉,在刚即位的那段时光,逃命是朝廷唯一的主题,中国历史上被迫逃走的帝王不少,但被人追到逃亡海上的皇帝,赵构恐怕是独一份。
这也难怪宋高宗会感叹。
宋代洪迈在《稼轩记》里记载:
“壮声英概,懦士为之兴起,圣天子一见三叹息,用是见深知。”
感叹归感叹,英雄归英雄,如何安排这位“归正人”,朝廷内部是有分歧的。
当然,初来乍到的辛弃疾并不知道这些,他的志向很简单,收复国土,打回老家。
在等待朝廷任命的时候,他写过一首《汉宫春》:
春已归来, 看美人头上, 袅袅春播。
无端风雨, 未肯收尽余寒。
年时燕子, 朴今宵、梦到西园。
浑木办、黄柑荐酒, 更传青韭堆盘!
却笑东风从此, 便熏梅染柳, 更没些闲。
闲时又来镜里, 转变颜。
清愁不断, 问何人, 会解连环?
生怕见: 花开花落, 朝来塞雁先还。
此时的辛弃疾还想和塞雁争谁先北归。
朝廷最终决定,辛弃疾任江阴签判。签判是个文官闲职,说没有失落是假的,但自己毕竟才23岁,就在前不久刚以一种颠覆所有人观念的方式登场,现在他终于找到了组织,站在他身后的是大宋朝廷,北归不过是时间问题,一切都在走向美好。
但他想错了。
二、美芹十论与九议
26岁那年,辛弃疾和范如玉结了婚,范家和辛弃疾一样,都是“南归人”,范如玉的父亲范邦彦是宋徽宗时期的太学生,靖康之难后陷落北方,被迫成了金朝的一位县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