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雍正“改土归流”之前,永顺县是一个“山多地少,靠的是刀耕火种,粮食以粟米和粟米为主,大部分粮食都在永定卫和大庸府,土人……不种稻米,即使种了,也不知道怎么种。”土家族人住在山里,不会种稻米,以吃杂粮为生。
在保靖县也是这样。雍乾皇帝时,知县王钦命说:“据我所知,宝邑之地,云雾缭绕,干旱贫瘠,百姓和幼苗,都是以农耕为主。”
汉族、苗族以杂粮为主,稻米的种植比例相对偏低。瑶族的“种山耕田”,和土家族苗族一样,都是在山里开垦,种稻、粱、麦、粟等杂粮,只种晚稻,七八月份就可以收获,到了九十月份,就是因为山势寒冷,土壤微凉,所以才会有这样的现象。
(二)玉米地引进
由于湘西山地多,气候寒冷,可垦水田稀少,是缺粮区,因此,当地少数民族采取了“稻谷-杂粮”互为补充的方式,在这一过程中,玉米融入到了当地的稻谷体系中,成为了一种新型的“杂粮”。
龚胜生认为,湖南在乾隆廿年(一七五五年)后,由于人口的增加,才有了玉米的大面积种植。其实,早在乾隆十四年(1749),湖南就已经有了相当规模的玉米栽培。
当时的湖南总督开泰说,“玉米在高地上,在地面上,在房屋和墙壁之间,都可以种植,非常节省人力,成熟后,可以和大米一起做菜,也可以做糕点,还可以用来酿造美酒,其价值不亚于谷物。”
开泰只是简单地介绍了湖南的玉米种植情况,但段汝霖这些年来在湘西为官,对当地的情况也有一定的了解,他特别指出,“这里的玉米,三月播种,六月收获,苗疆山土适宜,在永顺、龙山、桑植、永定等地,种植面积特别大,春天可以用来做饭,也可以用来酿酒,卖给城里的人,用来制作糕点、茶叶和水果,剩下的用来喂猪。”
因此,尽管玉米是一种新兴的粮食作物,但它在1755年以前就融入到了本地的种植系统中,并在湘西部分地区形成了一个玉米的集中产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