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从深海到高山、从沙漠到雨林,地球的每一处都有植物的印记。岁月流变、气候变迁、地质运动、生境更迭,植物历久弥新、在不断演化中保持着多样化的世界。中科院之声与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联合开设“花花万物”,在这里,我们关注植物的生存、竞争、繁衍、死亡,展示自然界的奇特多姿,解读生物的万千气象,探索神奇的生命秘境,致敬这无声无息又蓬勃多姿的世界。
“交龙成锦斗凤纹,芙蓉为带石榴裙。” 梁元帝萧绎在《乌栖曲》中,用“石榴裙”来代指女子亭亭玉立的风韵,自此便造就了“石榴裙”这一流传千载的服饰。那究竟什么是“石榴裙”呢?《汉语大词典》解释为:“朱红色的裙子,亦泛指妇女的裙子。”可见石榴裙主要是因其颜色类似石榴花的红色而得名。石榴裙在唐代特别流行,备受贵族女子青睐,武则天在《如意娘》中留下了“开箱验取石榴裙”的诗句。虽然石榴花颜色火红,但石榴花汁液染不出红色,那古人使用什么植物染料来染制红裙呢?
红色在古代名号众多,赤、朱、绛、茜、彤等都是红色的代名词。染红色的植物很多,其中利用最多主要有茜草、红花和苏木。然而这三种植物在染同样材质的织物时,就染出的红色的饱和度与牢固度而言,红花最高,茜草次之,苏木最低,正好满足了人们对多种红色的需求,不过若是要染鲜艳的大红色,红花最适宜。
茜草(Rubia cordifoliaL.)是茜草科茜草属的草质攀援藤木,我国大部分地区均适宜种植。其根状茎和节上的须根均为红色,含有茜素,能染红色。茜草是最早被我国人民驯化并用于大规模种植和染色的染草之一,自商周起,就作为重要红色植物染料被利用。《诗经》中有多篇进行了记载,如“缟衣茹藘”“茹藘在阪”。“茹藘”即为茜草,说明当时人们已经利用茜草进行染色了。据《汉官仪》云:“染园出栀茜供染御服,是其处也。”足见茜草作为染色植物的重要性。西汉《史记》中《货殖列传》记载:“及名国万家之城,带郭千亩亩锺之田,若千亩卮茜,千畦姜韭:此其人皆与千户侯等。”表明汉代茜草被大规模种植,并可能发展为主要经济作物,种植千亩茜草的收入相当于千户侯的俸禄。
古人利用茜草染红色,会加入明矾作为媒染剂,染出来的颜色,色泽明亮,且具有良好的耐洗性。长沙马王堆一号墓中出土的深红绢和长寿绣袍底色,就是茜草加入明矾染制而成。
茜草种植方便,且春秋两季可以采收,晒干收藏,四季可用,同时染色便捷,易操作,所染材质多样,是古人常用染红植物。
茜草植株(图片来源:中国植物图像库)
茜草的根(图片来源:中国植物图像库)
红花(Carthamus tinctoriusL.)又名红蓝花、刺红花,是菊科红花属的一年生草本植物。其茎直立,茎中下部的叶子有锯齿,齿顶有针刺;红色的小花(初开时黄色)聚集成一个头状花序;瘦果乳白色,可榨油。红花在汉代先经中亚传入我国西北地区,然后传入中原。古人利用红花直接染色,尤其是花瓣绽放初期,色素含量相对较高,既能作为食用色素,又能用来浸染织物。东晋习凿齿在《与燕王书》中云:“山下有红蓝,足下先知否,北方人采取其花染绯黄,采取其上英者做胭脂”。
红花中含有黄色和红色两种色素,黄色素溶于水和酸性溶液,无染料价值但有药用价值;红色色素易溶于碱性溶液,不溶于酸性溶液,在中性或弱酸性溶液中形成红色沉淀。古时的胭脂就是利用碱性溶液将红花中的红色素提取出来,再加入过量的酸性溶液进行中和,使红色素沉淀出来,这样反复操作多次,黄色素可基本除尽,将沉淀状的红色素捻制成小饼,即为古人用的胭脂。或许正因为古时的胭脂是纯植物做的,曹雪芹笔下的贾宝玉才有了吃胭脂的喜好吧。
作为红色染料时,需将红花中的黄色素分离出来,这样用红色素染出来的颜色才显猩红、鲜艳。
北魏贾思勰在《齐民要术》中详细记录了利用“*花法”,从红花中分离黄色素,萃取红色素染料的过程。为了方便储存和运输,古人将红花制成了“红花饼”,这样就不受季节限制了。使用时只需先用乌梅水煎,再用碱水或稻草灰澄清多次,就可以染色了。为了得到高质量的红花饼,明代宋应星在《天工开物》中记载先用青蒿处理,能防止红花饼在贮藏中的霉变。书中还记载,配制不同浓度的红花染料,可染得不同色泽的红色,由此可见古时已经建立了相当高超的染色工艺。
刚盛开的红花(摄影:张莉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