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各区域的垃圾分类政策有着细微差别,但基本上每家房屋门口都会摆放绿色、棕色、蓝色三种颜色的垃圾桶,用来盛放可回收垃圾、食品垃圾和其他生活垃圾。
如果你不清楚所住区域可回收垃圾的范围,可以在相应城市官网检索waste and recycling,了解该城市的垃圾回收详情。
某城市的waste and recycling网站
整理好可回收垃圾后,你必须把它们装在专门的打包袋里。打包袋大概长下面这个样子,可以去超市购买,也可以从政府处免费领取。
Westminster的回收袋
食品垃圾处理也有着严格的规定。例如,过期的食品必须把包装去掉,用于盛放食品垃圾的塑料袋必须是可降解塑料袋。
德国:变态的垃圾分类
在德国,垃圾分类是留学生每天必须复习的功课。老留学生和德国同学会充当“纠察官”,传授你《垃圾分类宝典》,保你学会垃圾分类。
在学生宿舍楼,以一套几居室的公寓为单位,备齐了生物垃圾、包装物、剩余垃圾等七八个垃圾桶,满了就会有轮值的同学去倒。
每栋楼都是一个独立的垃圾核算单位,一般先按住户数申请垃圾桶,再将垃圾回收和处理费平摊到房租里。也就是说:谁制造垃圾,谁为垃圾处理埋单。听起来是不是很合理?
宿舍前的巨无霸垃圾桶
在德国你会发现一个有意思的现象:垃圾桶是上锁的!是的,因为德国的垃圾处理费是按重量计算的。也就是说,垃圾分类越彻底,费用越低!
听完之后是不是想大半夜把垃圾扔到邻居家?别想了,德国实行的是“连坐式”惩罚措施。
如果某处垃圾没有严格分类投放,垃圾回收公司会给附近小区的物业管理员及全体居民发放警告信。若还不改善,公司会提高这片居民区的垃圾清理费。正所谓:“一人犯错,全体受罚!”因此,收到警告后,物业与居民会主动排查“罪魁祸首”。缺德事咱就不干了哈~
不仅如此,德国设置了“环境警察”,每天登门拜访,抽查你是否做好了垃圾分类。如果分拣不到位,可是要罚款的哦。
瑞典:量身定制的垃圾分类
垃圾需要进口的瑞典,其垃圾分类可谓优秀!
为了防止扔垃圾的人偷懒,瑞典政府特意设计了量身定制的垃圾容器,以提高乱扔垃圾的难度。
例如,扔瓶罐的容器口是小孔状的,扔硬纸盒和纸板箱的容器口是信封状的。这样一来,你想乱扔都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