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是一首非常有名的散曲,因为它着墨不多,却极有画面感。作者用词准确,成功调动了读者自己大脑中固有的“符号信息库”,通过与读者的“互动”,完成了一篇令人叫绝的元曲佳作。
在这首曲子中,马致远连续运用九个名词,让景物动静结合。写景及人,带出一幅落日余晖下,西风古道的风景图画。成功地刺激并调动了阅读者的想象力,让人产生了一种回味悠长的感觉。
一、用词精准,意象丰富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曲子的主题是写“秋意”,枯藤代表的就是秋天树藤枯萎后荒凉的景象,再配以垂垂“老树”,和黄昏时惊起的寒鸦,更让人心里有一种说不出来的孤寂感。
当我们面对一片光秃秃的老树林子里,在黄昏听到乌鸦“嘎嘎”地鸣叫时,意志自然会消沉。而这时候,画面忽然一转。林子的尽头,竟然是一座石桥。桥下流水潺潺,远远地,我们看到了有几户人家,心里又升起了希望。
这种感觉有点类似“柳暗花明又一村”,却没有那么巨大的起伏。春天是没有的,这还是个秋天。只不过秋的肃*之中,还带着一点“活人”的气息。
因为当时旅客正骑着一匹瘦弱的老马,缓缓行走在一条古老的官道上,太阳已经落山了。旅客发现自己走了很久很久,还是没有到达小桥流水旁的人家,这才意识到自己仍在天涯羁旅的途中。
小桥流水,不过是脑海中产生的幻象罢了。对家乡的思念,让他黯然神伤,但他别无选择,只能继续在古道上,踽踽独行。
对这一首元曲的解读,完全依靠读者自身平时对枯藤、老树、乌鸦、小桥、流水、人家、夕阳、天涯等各种意象的理解。而马致远最厉害的地方是他所选取的这些意象,都能够准确地刺激到大多数人,让他们产生同样的想象。
举例来说,正常人看枯藤就会想到落叶和秋天。看到古道西风,必然联想到一场寂寞的旅行。再看到夕阳西下,心情已经有一点糟糕了,这时他再来提醒你:此时正有一位断肠游子在天涯流浪,你就禁不住和曲中人感同身受了。
这样的写法,用词精简,便于理解,并且绝不会因为过分的抒情,让人感觉到矫情甚至是肉麻。因为所有关于人的情绪方面的幻想,都是读者自动联想的产物。且那些联想到的产物,本来就是读者自己可以接受的,甚至是颇有一点喜欢的东西。
二、时空感强烈,带动读者情绪《天净沙·秋思》中悠远的意境,主要来自于画面镜头般的流动感与场景的自由切换。
书本在解释这首曲子的时候,一般认为马致远写的并不是自己的一段旅途,而是在写“画中人”。所以,应该把曲子的内容倒过来看。
故事开始的时候,一个游子在夕阳下的古道上,骑着一匹老瘦马儿缓慢前行。首先,他看到眼前的树林,是一片片枯萎的藤蔓,太阳将要落下山坡。黄昏,一只乌鸦醒来,扑棱翅膀,飞走了。
游子看到眼前的景象,思绪忽然闪回到一座小桥上。那小桥底下,一汪清水,蜿蜒曲折,一直流向溪边的一户人家。
故事的镜头,非常自然地从“西风古道”,移动到了长满“枯藤”的林子中,再跳跃到了一座“小桥”上;然后经由小桥底下的流水,抵达了一户“山中人家”。无论写静物还是写人时,镜头一直都在动。
直到最后,游子才发现这一切全部是自己的想象。因为“断肠人在天涯”,这里并不是家乡的小桥旁。这时,故事的镜头,突然从画面中跳回了现实。读者反应不及时,心中就产生了一种庄周梦蝶的感受。
总觉得刚刚的旅程中有一些意犹未尽,于是一直在那儿回味着。诗、词和曲要的就是这样一种朦胧的美感,欲言又止,欲说还休。
就像《倚天屠龙记》里,张无忌刚刚脱下赵敏的布袜子,搔到脚心的痒处,他却不肯继续了。让你恨不得抓起他的手来,朝赵敏的脚板心再狠狠地挠上两爪子,巴不得抓出血。可是,他偏偏就是不挠。因为要是真的挠了,你就决计不会再惦记着!
其实,名词联用的写法,并不是马致远所独创的。唐朝张继写《枫桥夜泊》时开篇就用了月落、乌啼、霜、江枫、渔火等多个词汇营造意象,并且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张继因为这首诗一战成名,还带红了寒山寺、枫桥成为旅游景点。诗人温庭筠也在《商山早行》中写过“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的名句。
但是马致远这首曲中的九个名词联用,水平之高超,效果之理想,远超温庭筠《商山早行》,同时也不输张继的《枫桥夜泊》。最终因为丰富的诗歌意象,成为元曲中的一朵奇葩。
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之所以后来者居上,取得巨大的成功,是因为他坚持在用词上的“通俗化”。他长期创作戏曲,把散文和诗歌的表现手法融入到了元曲的创作当中,知道什么样的词汇是老百姓能够看得懂的。
当老百姓看到这些词汇时,会产生何种联想,也全部在他的掌握之中,因此才能做到在炼词方面举重若轻,事半功倍。
结语《天净沙·秋思》里面运用的都是极为简单的名词,但是当它们组合起来的时候,就变成了极为复杂的意象。
马致远非常成功地运用它们,调动了读者的“联想”力。自由组合出了黄昏下的树林、小桥流水和古道西风、夕阳西下四个场景。
与此同时,马致远叙事的镜头自如地在三个场景间切换,最后突然用“天涯”将读者拉回现实,制造出了时空的纵深感。
原来,这首曲子的四个不同场景,每一个都可以展开成一篇散文,可是作者偏不展开来说。因此让人感觉:这首曲子仿佛讲了很多,却又仿佛什么都没有讲。让人意犹未尽,自然回味悠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