烂番茄评论一览,不少观众被电影打动
“别告诉她”,是家人“爱”奶奶,所以不想让奶奶背负沉重的真相。但《别告诉她》的真正内核是,奶奶对家人的爱、付出和牺牲,而家人对于奶奶的爱却始终有所亏欠和愧疚。就像碧莉临走前夜,奶奶偷偷塞钱给碧莉,对碧莉说,“你全靠你自己,奶奶也帮不上什么忙,钱不要花在交房租上,买点自己喜欢的东西”。亲人们走得再远,把奶奶留在原地,她惦记着依旧是亲人的喜欢,仍想着可以为亲人做点什么。
奶奶偷偷给碧莉红包
所以婚礼上,大伯到台上讲话,他涕泗横流地说,最感谢的人是妈妈,“原谅我,这么多年没有陪在您的身旁,我取得的所有成就都是你的功劳,你是全世界最棒的妈妈”。可能国内观众看得无感,但背井离乡的游子会明白这愧疚的分量。人们因为各式各样的原因漂泊海外,但国内的父母日渐衰老,异国他乡并不是想回就回,父母一旦有个三长两短也鞭长莫及,甚至赶不上最后一面。对于父母的牺牲,除了愧疚,就是愧疚。
而很多时候,外国的月亮并不总是比国内的圆。就像碧莉向妈妈抱怨道,她小时候跟家人去美国,儿时美好的记忆都消失了,她常常看到的是母亲眼里的“恐惧”,这令她困惑。海外游子面临着情感上的“撕扯”:背井离乡,背负着对至爱之人的愧疚,得到的却未必是更美好的生活,这值得吗?
盛大的告别之后,碧莉一家要重新回到美国,出租车远行,奶奶独自站立的身影越来越多远。此次离别,也不知何时再聚了。但家人们终究选择离开,对奶奶再愧疚,奶奶还是孤老于长春。
奶奶依依不舍与儿子一家告别
因此,撇开文化冲突的点不说,《别告诉她》可以看做是游子对家乡一次匆匆的故地重游,是游子“走与不走”心路历程的回顾,是游子对至亲无以回报的感激与无地自容的愧疚的反刍,万般滋味在心头。奶奶的形象,是异乡人的共同乡愁,电影由此也能打动国外观众。
因对故乡的乡愁,少了常见的刻板成见
《别告诉她》毕竟是一部好莱坞制作的电影,所以不可避免地,观众会尤其注意电影中的中国形象和华人形象。
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好莱坞电影中的华人形象,都是偏向于负面。好莱坞电影较早的华人形象,是傅满洲,他是个精明险恶的华人头目,有着“整个东方民族的一切残暴狡猾”,妄想征服西方世界。傅满洲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排华的一种反映,傅满洲是“黄祸论”的产物。美国派拉蒙公司从1929年开始,接连推出了十几部傅满洲系列电影,电影的结尾常常是傅满洲恶有恶报被*,在下一部电影中又诡异复活。
1960-1970年代,李小龙在好莱坞的出现,极大地扭转了好莱坞电影中的华人形象,《精武门》《猛龙过江》《龙争虎斗》等电影中,李小龙的银幕形象都是有情有义有勇有谋有功夫。“KUNGFU”一词也进入了英语体系中,直到今日不少外国人说起中国,第一反应还是“KUNGFU”。
到了1990年代,李安的出现,好莱坞电影中的华人形象才慢慢“正常化”。《推手》和《喜宴》关注的都是中西文化的冲突,但李安的视角不猎奇、不耽溺于刻板印象,他以开阔温柔的心态,试图找寻东西方文化冲突的纾解之道。
《喜宴》剧照
进入新世纪后,随着中国经济地位的提升,中国市场也成了全球第二大票仓,好莱坞电影愈发注重中国市场。这样的情境下,好莱坞大片中的华人形象越来越“刻意”地正面化。华人仍旧难以在好莱坞大片中担纲重要角色,她们(女性居多)充当的是花瓶式的功能,角色可有可无,存在只为讨好中国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