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背菜又名红凤菜(Gynura bicolor DC.),多年生草本,中国传统的山野菜,别名红菜、补血菜(台湾)、木耳菜、血皮菜等。为菊科、菊三七属植物,其全草全年可采,鲜用或晒干食用。
紫背菜
1.生长习性:
紫背菜,高50~100厘米,全株无毛。茎直立,柔软,基部稍木质,上部有伞房状分枝,干时有条棱。叶具柄或近无柄。叶片倒卵形或倒披针形,长5~10厘米,宽2.5~4厘米,顶端尖或渐尖,基部楔状渐狭成具翅的叶柄,或近无柄而多少扩大,但不形成叶耳。边缘有不规则的波状齿或小尖齿,稀近基部羽状浅裂,侧脉7~9对,弧状上弯,上面绿色,下面干时变紫色,两面无毛;上部和分枝上的叶小,披针形至线状披针形,具短柄或近无柄。
紫背菜
紫背菜适宜的生长条件:温度:紫背菜喜冷凉气候,要求全年日均气温15~19℃,最高气温≤39℃,最低气温≥-5℃。适宜根状茎萌发的日均气温为8~22℃,嫩茎生长最适宜温为日平均20~28℃。30℃以上其茎秆木质化速度加快,30℃以上或8℃以下生长缓慢。茎、根可露地越冬,只要温度适宜,可周年生长,无明显休眠期。秋季开花至翌年春季。湿度:全年降水量1300~2100毫米的地区,紫背菜均可生长。其根部耐旱,在夏季高温干旱条件下不易死亡。光照:紫背菜喜强光照,若光照不足则生长细弱,全年日照时数需1700~-2000小时。在半阴处也可开花。8月下旬花芽分化,9月上旬抽薹,9月下旬开花到翌年3月份。 土壤:紫背菜对土壤要求不严,黄壤、沙壤、红壤均可种植。适宜pH值为5.5~6.5。
2.分布区域:
紫背菜
原产中国,主要分布在云南(麻栗坡、屏边、西畴、福贡)、贵州(望谟、贵阳、福泉、荔波)、四川(峨眉山)、广西(平乐、富川、贺县、蒙山、岑溪、北流、灵山、防城、上思等)、广东(怀集)、台湾(台北、宜兰)。紫背菜生于山坡林下、岩石上或河边湿处,海拔600~1500米。印度、尼泊尔、不丹、缅甸、日本也有分布。
3.主要价值:
清肠排毒
紫背菜中含有大量膳食纤维和一些天然果胶这些物质介入人体肠道后,能吸水膨胀,而且能润滑肠道,可以加快肠道蠕动,缩短人体排便时间,能让人类肠道壁上堆积的毒素随身体代谢,一起排出体外,所以平时人们多吃紫背菜能清肠排毒。预防上火,清热解毒,预防上火是紫背菜的重要功效,因为它本身就是一种性质寒凉的蔬菜,能清理人体内的热毒,并能加快人体内有害物质代谢,能防止人体因热毒过重而出现疾病,平时他最适合那些热性体质和经常上火的人群使用,能预防多种上火症状发生。
紫背菜
增强免疫力
增强人体自身免疫力是人们吃紫背菜的最大好处,因为紫背菜中含有丰富维生素c这种物质不但能加快人体里面细胞再生,并能增强人体内巨噬细胞的吞噬能力,它含有的其他活性成分还能消灭人体内的敏感菌和致病菌,并能抑制多种病毒的活性,能防止自由基对人体细胞产生伤害,平时人们多吃紫背菜能预防多种疾病也能让身体自身抗病能力明显提高。预防癌症日常生活中,人们多吃一些紫背菜,不但能提高身体免疫力,还能预防癌症发生,因为它含有的黄酮类化合物和维生素,a维生素e以及胡萝卜素等物质都具有一定的抗癌能力,他们不单能阻止人体内自由基产生,还能防止自由基对人体细胞产生破坏并能防止细胞基因突变阻止细胞癌变,它能从根源上阻止癌症发生。
药用价值
营养成分, 百克干物质中含:钙1.443g;磷0.17~0.3g;钾2.83~4.63g;镁0.92~1.06g;铜39.7ppm;铁129~209ppm;锌26~75ppm;锰47~148ppm;维生素C和粗蛋白含量也较高。化学成分含花色苷(anthocyanin)。
紫背菜
4.繁殖方式:
目前紫背菜的繁殖多用扦插和压条等方法繁殖,茎秆扦插每亩用种株150千克,茎秆压条每亩用种株200~250千克。传统繁殖方式所需插穗较长,直接造成资源浪费,而李长潇研究员发明的植物非试管高效快繁技术则可以解决这个难题,并且已经成功的快速繁育了紫背菜。该技术利用0.3-1cm微小材料极大节约种质资源,同时30天即可成苗也大大缩短育苗周期,一年四季均可育苗,而且该技术适应性极广,操作简单,大规模生产成本低,繁殖系数高,按几何数量增长,快速供应市场。目前紫背菜产业刚处于起步阶段,有条件的投资者通过运用植物非试管高效快繁技术大规模繁殖紫背菜种苗,可以在短期投资内得到几何数量增长的苗木,以抢占市场的制高点,从而使您的投资得到更高的回报,为您带来更高的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