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俗称过年,是一年中我国民间最大的传统节日。古时,以夏历正月初一为岁首,称新年;而辛亥革命后改行公历,以一月一日为岁首,即如今的元旦,正月初一则为春节。明天就是1月18日,农历腊月二十四。这个日子被温州人称为“廿四夜”,是传统的小年,被称为小除夕。都说过了廿四就是年,这意味着正式进入过春节的节奏!
尽管很多人表示如今过年气氛没有以前浓厚,但老温州的过年仍旧充满仪式感。三十六坊君曾推送过“老温州”是这样过年的!春节温俗大全,有些你听都没听过,对春节期间的习俗和禁忌作了部分梳理,本期再次推送过年期间的一些“硬核”习俗。
所谓“硬核”,最早指说唱音乐的一种形式,被认为更具有力量感,后引申为“核心部分、中坚分子”之意,“硬核”两字位列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中心发布的“2019年度十大网络用语”。So,温州人过年的“硬核习俗”有哪些?
【祭灶】
据说有炉灶的地方都有所谓的“灶神爷”,温州人称之为“镬灶佛”。祭灶,温州民间有“兵三民四”之说,也就是说兵营等官方在腊月廿三祭灶,老百姓则在廿四日。如今有北方人廿三日祭灶、南方人廿四日的说法。温州人一般在廿四日祭灶神,民间也把这一天称作“小年”、“小除夕”。
相传“灶神”是玉帝派到人间察看善恶的神。旧时每家灶房里,用三块砖板,在灶头隔出简陋小屋,里面贴上灶神像,温州方言称之为“灰堂阁”,也叫“灰阁”,因此坊间有“上凳上桌,还想上灰堂阁”的俗语,比喻一个人得寸进尺、贪心不足。
灰堂阁里贴着用木板套印的五彩灶神像,“灶神”膝下孩子围绕,旁缀联语:“上天奏好事,下界保平安”。传说腊月廿三或廿四,“灶神”会上天向玉帝汇报住户一年功过。为了让他说好话保平安,住户均用饴糖等甜品施祭,称为“送灶”。据说灶神上天来回需十多天,到正月时再鸣花炮接回,称为“接灶”。
◎旧俗祭灶(王绍基 绘)
祭灶时的祭品除荸荠白、瓯柑、毛芋外,还有各种糖,如麦芽糖、鸡脚糖、冬米糖、花生糖、芝麻糖等。祭灶时有的人家还注上黄酒三杯,说要“醉司命”,就是让“灶神爷”喝醉,好把家中坏事也说成好事,以避“天遣”。祭灶的麦芽糖等又叫“镬灶佛糖”,祭祀结束后,可分给小孩吃,俗谓可得灶神保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