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有哪些主要成就,诸葛亮主要经历和成就简短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4-02-18 15:24:16

诸葛亮有哪些主要成就,诸葛亮主要经历和成就简短(1)

毫无疑问,诸葛亮是中国历史上伟大的政治家、军事家。受三国演义的影响,诸葛亮这个名字在中华大地上家喻户晓,诸如六出祁山、七擒孟获、火烧博望坡、草船借箭等故事更是广为流传。奈何以上艺术性的故事引来了无数黑子,他们以艺术故事来抹黑诸葛亮,什么出祁山浪费国力,什么草船借箭抄袭、什么七擒孟获太假。我真的很无语,因为六出祁山、草船借前、火烧博望坡这些都只是三国演义的故事啊,都是罗贯中借鉴了大量民间资料和故事汇编、整理而成,换句话说小说中的诸葛亮借鉴于历史上的诸葛亮,但是不等同于历史上的诸葛亮。

某厦门大学教授借着文学形象来抹黑历史真实形象,其行为可耻、可恨,其行为遗毒万年亦不为过。兄弟们,千万不要忘记《品三国》只是启蒙读物,而且还是掺杂了个人胡说八道、立场完全不客观的启蒙读物。下面正式开餐,历史上的诸葛亮到底有多伟大。

1、一个合格战略规划师

对于刘备政治集团来说,诸葛亮的到来,为刘备集团带来了可执行的战略规划。

《隆中对》是诸葛亮提交给刘备的第一份企划PPT,是整个刘备集团的求生存的唯一可执行方案,这一年,曹操已经雄踞中原,此诚不可争锋,孙权立足于江东,兵威将猛已有三世。在这样的情况下,诸葛亮对于刘备未来的发展道路给出了自己的解决方案。离开上帝视角,代入到刘备身上,我们才能明白刘备当时有多么震撼,久旱逢甘露犹如将死之鱼忽得水。

作为刘备集团空降的CEO,诸葛亮打工生涯的第一份作品。《隆中对》就是如此的惊艳,为刘备集团打开了思路,给刘备、关羽、张飞布局了一份广阔的舞台。

2、为四川的文化、经济建设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可能很多人不知道,最早的天府之国称号属于关中,在都江堰水利工程之后,成都平原才开始缓慢走向富庶,到了三国时期,诸葛亮奖励农耕、发展生产、兴修水利等措施,推动了成都平原的社会经济发展,在诸葛亮担任蜀汉丞相的任内,成都平原一派“道不拾遗,夜不闭户”的盛世景象,到了盛唐时期,李白的“九天开出一成都,万户千门入画图。草树云山如锦绣,秦川得及此间无”让成都正式独摘“天府之国”的美誉。可以说在推动四川的文化、经济建设的过程之中,诸葛亮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在水利方面,诸葛亮在都江堰设立专门的堰官,对这一水利工程进行管理,《水经注》就记载诸葛亮以都江堰为农业的根本,征调了一千二百人保护都江堰这一水利工程。为了方便管辖,专门设置了堰官。

在经济发展方面,诸葛亮体现了超越时代的眼光,重视发展工商业。蜀汉设置了专职官专业知道经济作物的种植和制造品的管理,根据目前已知的就有锦官、工官、堰官、橘官。诸葛亮治下的蜀汉修建了交通网络,使得商业贸易得以顺利进行。

在文教事业方面,诸葛亮为四川官吏做出了表率,四川最早成系统的“家训家风”便是诸葛亮遗留下来的,诸葛亮的《诫子书》最能体现诸葛亮的长远目光,要求子弟修身养德,告诫子弟不要虚度年华。诸葛的《诫外甥书》更是劝导外甥从小要树立远大的目标,不应该目光短浅,通过修身养性、专心学业为将来的成长和历练做好充分的准备。(给大家贴一下原文部分内容)

《诫子书》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正是在诸葛亮这种作风的影响下,蜀汉的官吏涌现出了一批廉洁群体,董和死后家无余财,尚书令刘巴不治产业,邓之不敛私财,以至自己的妻子经常挨冻受饿。大将军费祎不摆架子、出入步行,就连降将姜维也节俭清素,从不铺张浪费。

正是因为诸葛亮的以身作则,所以在诸葛亮死后,蜀汉民众纷纷怀念,从蜀汉到两晋、从南北朝带现代,涌现出了太多的诗文、戏曲、小说等作品,也涌现出武侯城、武侯山、武侯坡、武侯桥、武侯池、武侯塔、诸葛洞、诸葛寨、卧龙山、七擒桥等旅游景点,直到今天依旧为四川人民带来旅游收入,为川蜀人民的钱袋子添砖加瓦。

3、为古代机械发展带来了新的思路

诸葛亮的木牛流马汇集了了两汉时期多种机械技术的合理布局,实现了对复杂道路的较强适应能力,涌现出了一些机械构造新特征,木牛流马的实用结构、创新技术在机械发展历史上有重大的意义。

已经有学者根据《作木牛流马法》的描述,再造了了木牛流马的样机和模型,在三国科技欠发达的实到,诸葛亮制造的先进交通工具,可以说是创造了一个超越世代的奇迹。

4、对中国西南边疆的贡献

在行政上,诸葛亮将南中郡制做了调整,在原来四郡的基础上增设了兴古郡和云南郡,改益州郡为建宁郡,加上东汉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 设立的朱提郡,云南共设七郡:牂柯、越巂、朱提、建宁、永昌、云南、兴古。

在解决纷争上,诸葛亮大范围团结南中大姓和夷帅,任用大姓和夷帅,缓和民族之间的矛盾和纷争,安定南中社会秩序,加强了四川地区和南中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联系,

在经济上,对南中地区的散装居民,进行了统一的管理,将其居民与土地进行了绑定,推动了汉制在当地的实施,客观上促进了南中地区的统一和当地经济的发展。

在科学技术传播上,诸葛亮积极推动南中地区对于农作物种植的技术,帮助云贵地区少数民族发展农业生产,

《滇考·诸葛武乡侯南征》就有记载说诸葛亮教当地少数民族用双牛犁田,这一耕种习俗一直留存到今天,在滇西永平县境内现在还保留着诸墓亮教农民用牛犁田的"打牛坪"地名。诸葛亮除了传授农民如何种植水稻等农耕生产技术外,还教农民裁桑养蚕。

可以说虽然诸葛亮平定南中的时间不长,但是诸葛亮在平定南中的过程中,为南中的统一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直到今天,大理白族依旧铭记诸葛亮的恩德,一年四季供奉诸葛亮,传承至今,习俗已有1800年之久。

5、在军事上对后世的影响

诸葛亮在军事上的影响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方面,很多后世军事家都将诸葛亮的八阵图作为宝贵的军事遗产,进行了研究和运用。没有小说里的神乎其神,现实中的八阵图是一种关于行军、宿营、作战的队形阵图。

晋朝时的马隆继承诸葛亮的八陈图,作偏箱车,并以此陈法,收复凉州。唐朝时的李靖就以八阵图为蓝本,作“六花陈法”,训练士卒。直到晚晴的时候,依然有人研究八阵图,以此来操练军队、练习作战。可以说正是诸葛亮严谨的练军之法,让诸葛亮获得了进武庙的资格。

以上就是诸葛亮的在历史上真正的评价,实打实的评价,不是演义里的“空城计”“借东风”“七星灯”这些都是诸葛亮的文学形象,走进诸葛亮的一生,去实打实的触摸诸葛亮的文字,我们就能发现诸葛亮的历史功绩要远高于他的文学形象,只不过是这些历史形象由于小说创造的取舍,罗贯中没有将其过多的写入书中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