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的涛声,回荡在古典诗词里,带来久远的壮美与省思。宋词君时常感叹古人的智慧,尤其表现在诗词中,似乎没有什么是不能写的。近日见朋友圈有人晒出武汉二桥的江滩芦苇,尽当夜在梦中去了一趟江边。虽是冬日冷风瑟瑟,却也感受了一把江风拂面,醒来突然萌生谈谈古人诗词中的江水意境,与大家分享。
悠悠流水,托付了多少深情厚意,交织着暂短与永恒。古代文人赞美与敬畏自然,敏锐地观察山川草木的万千动态,从中深刻地感知时间、体悟生命。
怀古与迁逝之感,江潮一片,缓缓地涌动,宁静而玄妙。初唐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展现了特定时空下的江水和月光。诗中写道: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皓月当空,水天相接。时光永无穷尽,人事世代更替,唯有江月依旧。作者暗问:江边上,何人最先见到月光?江月从何时起照亮人间?宇宙的奥祕、永恒,与江水和月光溶为一体。
江水与怀古无疑是诗词中重要的议题。"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念奴娇‧赤壁怀古》携江浪而来,气势雄浑,意象丰富,情感起伏。此词融汇激昂、沉郁,留下千古绝唱。江水奔腾,激发怀古追思。苏轼首先铺陈江边之恢宏景观,继而遥想三国豪杰之英姿,最后回到现实,发出韶华不再、际遇坎坷的叹息:"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风流人物、传奇轶事都随浪而逝,人生飘忽,亦幻亦真。
在杜甫的笔下,长江亦是深不可测。其《登高》一首备受推崇,明代学者胡应麟在《诗薮》中评此诗"沉深莫测,而精光万丈,力量万钧"," 自当为古今七言律第一",推崇至极!
登高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重阳之日,诗人登台于长江之滨,望秋叶纷落,起无尽怀思:"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工整的对仗描绘立体的动态画像,秋日肃*跃然纸上。杜甫老病感伤,季节更添悲凉,而长江依然奔流不息。自然的无限反衬人生的有涯,诗人满腔感慨,冷峻、凄凉中仍见激越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