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羽的外貌描写,关羽外貌描写优秀简短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4-02-19 22:25:39

明代小说《三国演义》第一回中描述关羽“身长九尺,髯长二尺,面如重枣,唇若涂脂。丹凤眼,卧蚕眉,相貌堂堂,威风凛凛 ”“胯下赤兔马,手中青龙偃月刀”,这是后世人们对关公的基本印象。

但这种形象并非依据较为真实的历史资料来描述的,而是经过由历代文人学者和民间百姓共同参与创造的,可以说原来历史人物关羽的形象已经“面目全非”。笔者在本文单就后世关羽的须髯来讨论。

关羽的外貌描写,关羽外貌描写优秀简短(1)

上图_ 关羽 壁画

晋朝史学家陈寿的《三国志·关羽传》记载,历史上关羽外貌的突出特征是“美须髯”,所以诸葛亮曾在书信中称赞关羽绝伦逸群时便用了“髯”字来称呼关羽(“故亮谓之(指关羽)髯”)。

古代对有影响力的人的相貌都有一定的描述模式,如《史记·高祖本纪》:“高祖为人,隆准而龙颜,美须髯,左股有七十二黑子”、《汉书·霍光金日磾传》:“光为人沉静详审,长才七尺三寸,白皙,疏眉目,美须髯。”等,可见类似“美须髯”等容貌特征都是遵循一定的描述模式,诚然这也说明出著史者对历史人物突出的容貌特征的关注。

关羽的外貌描写,关羽外貌描写优秀简短(2)

上图_ 《三国志》,二十四史之一,是由西晋史学家陈寿所著

后世人们愈来愈推崇关羽信仰崇拜,对关公容貌不断进行美化,例如对关的须髯的改造,但是限于历史资料的缺失,《三国志》只简单留下“美须髯”抽象数字,因为文字意思的模糊与抽象,便给后人留下开阔的想象空间。

自汉末及唐代的历史长河中,关公画像、雕像并没有流传下来,无迹可寻。而现存最早的关公像来自一幅北宋末期(金代初期)雕版印刷作品《义勇武安王》,这印刷品在关公像变造史上意义重大,它告诉我们,关公的形容至少在北宋之际已经定型。从版画中可见,处于画面中心的关羽,其须髯正为五绺,清晰可见,与后世关公像无异。

关羽的外貌描写,关羽外貌描写优秀简短(3)

上图_ 版画高60厘米,宽31厘米,现藏圣彼得堡埃尔米塔什冬宫博物馆,此时关公已被尊为“义勇武安王”,其显游戏坐,将官围绕,威风凛凛

及蒙元时代的文人对关羽的须髯多有想象,有“虬髯”、“三绺”、“五绺”等诸多说法,不过仍值得注意的是,关羽的须髯在文学的描述上存在差异,但在形像(包括绘画、雕像与戏剧人物形象等)上却以表现“五绺”为主。

元代至治(1319~1321)本的《新刊全相三国志平话》将关羽的容貌描述为“神眉凤目虬髯,面如紫玉,身长九尺二寸”。书中的“虬髯”是指两腮连鬓长着蜷曲的胡须,这是胡人的须式,书中还进一步指出关羽“虬髯过腹”,显然是无法过腹的,可以看出这是一种自我矛盾的说法。但从该平话中附带的插图可知,关羽着实留着五绺髯,这种画像显然跟文字上的叙述并不一致。

关羽的外貌描写,关羽外貌描写优秀简短(4)

首页 1234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