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子的资料,竹子的特征资料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4-02-24 07:59:18

竹子的资料,竹子的特征资料(1)

推荐词

在南方,远远看见一抹青翠,那便是竹林了。祖祖辈辈,长年累月,竹乡山民爱竹、种竹、护竹、用竹,其衣、食、住、行等,皆赖之于竹。当下,利用竹林、开发竹材,已初步形成包括竹制品、竹工艺品、竹食品、竹板材、竹炭产品、竹乡旅游的竹产业链,为竹乡打开一条脱贫致富之路。猗猗绿竹,又是人们重要审美对象和艺术载体,竹编竹雕、竹亭竹舍、竹扇竹帘、竹诗竹画、竹字竹简、丝竹管弦,构成独具特色的中华竹文化,为我国的诗词、歌赋、绘画、园林、工艺、饮食、音乐、风俗等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章。英国学者李约瑟曾说,中华文明就是“竹子文明”。

树木档案

竹类植物简称竹,俗称竹子,全世界有70多属1200多种,毛竹、淡竹、茶秆竹、麻竹、粉单竹、青皮竹、撑篙竹、佛肚竹皆属禾本科竹亚科竹属。严格意义上竹类不属树木范畴,竹似木非木,似草非草,介于草木之间。竹类分布广,面积大,生长快,成材早,一株毛竹从出笋到成材只需两个月,4-6年即可采伐利用,是可再生资源,有“第二森林”美称。积极开发竹林和竹材深度加工,发展竹产业及竹文化产业,系及山区经济和社会稳定,是民生大计,振兴乡村的重要方略。

对于中国人来说,没有哪种植物像竹子一样对我们的文化产生如此深刻的影响。竹,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性元素,中国人喜竹、种竹、奉竹,被誉为“竹子王国”“竹子文明的国度”。苏轼还曾留下“可使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使人俗”的诗句。

 竹之用品

竹制日常用品涵盖竹床、竹椅、竹席、竹帘、竹篮、竹筷、竹碗、竹扫把、竹扁担,闽西北老人冬天取暖的竹火笼,山民穿梭山间的竹背篓,日常用品用具几乎无所不包。

筷子是先人发明的进食用具,尤以竹筷最为廉价、环保、适用,两根竹筷之间无任何机械联系,但通过手指操作,默契和谐。著名物理学家李政道说,“如此简单的两根木头,却精妙绝伦地运用物理学上杠杆原理”。现代科学证明,长期使用筷子,可使手指灵活,头脑聪明。

竹纸伞是父辈出门必备雨具。伞骨用深山老竹制作,伞面选用特级棉纸,然后涂上桐油,故又称油纸伞。伞架为人字形,寓意多子多福。伞形为圆形,寓意团团圆圆。“白蛇传”中许仙在西湖断桥以红伞为媒,结下千古奇缘,古镇上雨巷中,丁香般姑娘撑着的,也是一把竹纸伞。

在能工巧匠手里,普通竹子还能变幻出竹编、竹雕、竹根雕、竹刻、竹帘画、竹风筝、竹扇、竹花灯等工艺品,令人叹为观止。

竹子的资料,竹子的特征资料(2)

图片来源:网络

竹编是竹篾编织的工艺品,从日用品发展创新名人字画、人物山水、动物鸟兽。嵊县竹编《山鹰》走进美国白宫,受到美国总统好评。大型竹编《龙舟》,把矫健威武的龙和九层典雅的楼阁编织浑然一体,堪称神品。青神竹编薄如蝉翼的竹篾编成《中国百帝图》《清明上河图》,人物形态栩栩如生,多次获国内国际金奖。

竹刻由竹简演化而来,有竹筒雕、竹片雕、竹根雕、竹刻楹联等。朱松邻的竹刻“海棠花笔筒”和“松鹤笔筒”,劲拔挺秀,有统传文人的笔墨气韵,又有古朴苍劲的金石风格,作品为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竹根结构独特,形似头像,经竹刻家妙手回春,一尊尊佛像、仙翁、隐者、道士、僧人简古雅致,趣味盎然。

梁平的竹帘画饮誉天下,素有“天下第一帘”之称,艺人们将竹片划成发丝,编织轿帘、灯帘、堂帘,品种有通景屏、单条、斗方、屏风、帐檐、对联等百余种。人民大会堂四川厅悬挂的大型无画素竹帘,即产自梁平。

 竹之美食

所谓山珍,正指竹笋。《诗经》中说“加豆之实,笋菹鱼醢”,说明周代已开始食用竹笋了。南方盛产毛竹,竹笋更是百姓家常菜谱,除毛竹笋外,尚有花壳笋、黄笋、方笋、苦笋等,制成笋干有白明笋、黑烟笋、玉兰片、金丝条等。

笋一般炒食,称清炒笋片,与香菇合炒,称炒双冬。最有特色是将冬笋切成丝,文火者熟,再用油锅炒,加芡起锅上盘,鲜滑脆甜,百食不厌。若有兴味,清明前后与一二朋友,在竹林深处,烧一锅热水,寻刚出之笋,破壳切块下锅现煮,以清泉为酒,以竹筒为杯,围而食之,正应了苏轼“可使食无肉,不可居无竹”之真韵。

除竹笋外,还有竹荪、竹虫、竹沥、竹茹、竹黄、竹实,皆可食用。竹荪被誉为竹女,“白衣公主”,常现身国宴,有山珍之王美誉。竹食衍生品有竹筒饭、竹叶糕、竹筒肉、竹筒酒、竹筒茶、全竹席、绿竹饮料、竹炭食品等。

竹子的资料,竹子的特征资料(3)

图片来源:网络

竹之乐器

竹子中空带节,是很好的发音材料,周代时乐器分金、石、丝、竹、匏、土、革、木,史称八音,竹音是其中之一。晋代以“丝竹”为音乐名称,有丝不如竹之说。唐代把演奏乐器艺人称“竹人”。丝即弦,竹即管,丝竹管弦多代表音乐,乐队。

竹制吹奏乐器有笛、箫、笙、竽、茄管,拉弦乐器有京胡、二胡,打击乐器有竹板、竹板琴、竹鼓等。

笛子在民间音乐中运用普遍,是戏曲、说唱、民间器乐合奏主要乐器,羌笛流行在四川阿坝羌族地区,王之涣的“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岺参的“中军置酒饮客归,胡琴琵琶与羌笛”,笛声仿佛依然清脆高亢,回响在辽远的西北边塞。

竹板多用于曲艺说唱,演唱前的开头板儿和演唱中的小过门儿,各种花点的击节伴唱,能制造气口,烘托气氛,衔接唱词。

竹子的资料,竹子的特征资料(4)

首页 12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