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榴别名安石榴、海石榴、丹若、榭榴、山力叶、若榴。石榴枝叶繁茂,红花绿叶,十分美丽。仲夏之际,繁花如火,凝红欲滴,点缀于绿叶之间,真可谓“浓绿万枝红一点,动人春色不须多。”石榴常常单株孤植、数株丛植于庭院一角,两株对植于门厅入口处,散点栽植于草坪之边缘,列植于建筑物南向窗前绿篱之中。园林中常置于水际亭旁,如大片栽植于山麓、坡地,则更为美丽壮观。
福建闽县东山有个榴花洞,其传说竟与《桃花源记》相似。《方舆胜览》载:唐永泰中,樵夫兰超追赶白鹿到闽县东山榴花洞,渡水入石门,始极窄,忽豁然,有鸡犬人家。其间的人们对兰超说:“我们仍避秦人也。留你住在这里,可以吗?”兰超说:“我要与亲旧告别后才能来。”榴花洞人就以榴花一枝相送。兰超出来,恍然若梦中。再往,竟不知所在。据《宋史·五行志》载:绍兴地方有一孝妇,被人诬陷*姑。妇不能自明,嘱行刑者取其髻上簪子插于石榴,说:“若生石榴,则可验吾冤。”行刑者从其言,后果生石榴。此后,汉阳军有插榴枝于石罅,秀茂成荫,岁有华实。《王直方诗话》载:王安石做宰相时,翰苑有石榴一丛,枝叶繁茂,只发一花。王安石有感而发,吟了两句名诗:“浓绿万枝红一点,动人春色不须多。”
庆清朝·榴花
【宋】王沂孙
玉局歌残,金陵句绝,年年负却熏风。西邻窈窕,独怜入户飞红。前度绿阴载酒,枝头色比舞裙同。何须拟,蜡珠作蒂,缃彩成丛。
谁在旧家殿阁?自太真仙去,扫地春空。朱幡护取,如今应误花工。颠倒绛英满径,想无车马到山中。西风后,尚余数点,犹胜春浓。
自从苏轼、王安石咏榴花诗词后,便没有续响,任榴花自开自落,年年辜负了夏日熏风。那西邻村中窈窕的榴花纷纷凋谢,可怜落红随风吹落到幽户。往昔在绿荫中纵酒,枝头上的石榴花鲜艳得可同石榴裙媲美,更不须用剪缃彩作的假花相比。
旧时的宫殿之中,杨贵妃曾遍种石榴。自玄宗去蜀,太真仙逝,骊山宫馆里再找不到一点春天的印迹。也再无花工设朱幡来护惜石榴。山中的榴花自开自落,自然不会有仕女乘车马前来看花,小径的青苔上,落红缤纷。西风过后,尚留下数点残红,犹胜过浓浓的春意。
王沂孙长于咏物,写过不少咏物词,这首咏榴花的词,突出了自己对榴花的鉴赏。南宋咏物词总是本着“不着一字,尽得风流”的意旨。此词即不做正面描写,也不点明榴花,而是充分利用了前人咏榴花的诗词和种榴故事来烘托出榴花之美。他把前人诗词融入自己词笔的时候,有抑有扬,一反前人描绘榴花的繁盛艳丽,强调了榴花的自然美,并将一种与时代盛衰有关的深沉感慨寄托于词中。
词中写旧时宫殿榴花,暗喻春天已不在宋家王朝的旧时宫殿。王沂孙身历亡国情境,古今兴亡辙迹,自然有类似之处,所以词中假借石榴话古,其实是在伤今。“朱幡”之典,用崔玄微事,见唐段成式《酉阳杂俎·支诺皋下》。天宝中,处士崔玄微居洛东宅,春夜有女郎名石阿措者来言:诸女伴皆住苑中,每岁多被恶风所挠,作一朱幡,上图日月五星之文,于苑东立之,可免此难。崔依言至某日立幡。是日东风振地,自洛南折树飞沙,而苑中繁花不动。石阿措即安石榴也,诸女伴亦皆众花之精。词人引入此故事,是说如今再无花工设幡来护惜石榴,寄意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