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霞帔
在披帛的基础上,宋代发展出了新的形式——“霞帔”。
霞帔是身份的一种符号与标志,也是中国古代汉族女子礼服的一部分。使用霞帔者,必须是具有命妇身份(古时被赐予封号的妇女,一般为官员的母亲、妻子),平民妇女则不得私自使用。
霞帔的样式为狭长形,绣有纹样,使用时自领后绕至胸前,披肩而下,正面的下端系一枚用金或玉制成的坠子用以固定,不像披帛那样随风飘曳。
下面用以固定所系的坠子被称为“帔坠”,主要质地是金、银、银鎏金, 纹饰主要以禽、花卉为主。在南宋,富贵人家嫁娶时需要准备“三金”,不同于现代,南宋时期嫁娶的三金即“论聘礼,富贵之家当备三金送之,则金钏、金镯、金帔坠者是也”。
北黄石河口镇凤凰山南宋吕氏墓出土的一枚镂空双鱼纹金帔坠,鲤鱼为南宋婚俗中的吉物,而将双鲤饰于帔坠之上,则是寄托了美好的寓意,所谓“殷勤寄双鲤, 梦想入君怀”。
宋 镂空双鱼纹金帔坠
★围腰
围腰也是宋代女子比较独特的配饰之一,由于当时的女子通常会束腰,为了美观便会在腰间围一个方形巾。
方巾可以在上下衣之间起到衔接的作用,增加细节的美感,起到一定的装饰作用。在宋代,围腰多为黄色,在当时也被称之为“腰上黄”。
宋《瑶台步月图》局部 故宫博物院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