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建国开始到现在,对联的人群,据我的个人分析认为,一共有五大主流人群,形成现在的庞大的对联写作用户和观赏用户。
第一类人群:下乡知青
中国的文化知识分子在这个时间其实是有一个小断代的,发生时间大约要从1959年到1976年间,这个时间段的知识分子有个非常明显的特点,知识分子或者其后代被下放到农村、其他偏远地区进行劳动改造,这个专业名词叫做“知青下乡”。
知青的标签是:大部份是地富反坏右的后代,史称黑五类,臭老九,特点是:家学渊源(并不一定是指在文学领域,还有其他各种领域)。这是特殊时代的趋势而形成了的一种历史现象。
第二类人群:写大字报的红卫兵
红卫兵的典型着装是头戴绿军帽、身着绿军装、腰束武装带、左臂佩红袖标、手握红宝书。他们的出身按当时的阶级划分的话,多半是贫农子弟,贫雇农子弟。不过也有专业的文人。
这类人群在当时的大势中,可谓是呼风唤雨,真的算得上个人物。他们的年纪基本上都出生在50年代。有很多聪明的红卫兵借势上坡,混得风生水起。
论特点:书读得不多,*都是狠活。
第三类人群:科班中文系
改革开放后的中文系、汉语言文学系的学生,文学爱好者。我98年上大学,2001年毕业,以这个参考年份为准绳,现在的中文系,汉语言文学,按本科毕业的标准来说,知识结构很多局限于书本上,自行研究中国传统文化过深的并不多。
如果没有家学的,这些人呈现的最大特点是:中国古典文学根基不深。(并不是指全部,只是以统计学的概念上来论。)如果你不信,你随便拿篇古文给他们解,他们未必搞得清“之乎者也已焉哉”这七个字的明确用法。
第四类人群:商业文化人
文学商业化的商业投资人士。这类人准确来说,只不过是金钱提供者,绝大多数是附庸风雅而已,本质上他们对文学是没有什么研究的,但从个人兴趣爱好来说,他们确实喜欢文学,如今有钱了也有时间,自然的愿意为文学做点实事。
这是好事,人总要为自己的心找到一个停留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