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划印巴分治的蒙巴顿勋爵(左)
分治方案中只强调了两个宗教国家的成立,对于一些土邦的归属并没有做出明确的划分,如克什米尔,这为后来印巴的争执留下了祸患。
在英国殖民统治时期,当局开发的重点在印度的孟买、加尔各答、德里等城市,对于巴基斯坦的重视不够,这就使得巴基斯坦独立后的大城市不多,仅有拉合尔和卡拉奇两个。
在当时的条件下,拉合尔紧靠印度边境,被认为太不安全;卡拉奇经济地位更加显著,拥有全国最大的港口,是全国的工业和商业中心,而且曾是英国在南亚的陆军总部所在地,尤其在二战时期是盟军在南亚的重要枢纽,因而巴基斯坦将首都定在卡拉奇。
印巴分治后,大量的穆斯林迁入卡拉奇,使得城市急剧扩张。1951年人口已经超过了100万,成为全国最大的城市。人口的大量迁入和城市的膨胀给卡拉奇的发展带来了极大的压力。
▲印巴分治后,穆斯林和印度教徒的迁移路线。黄色箭头是印度教徒的迁移路线,绿色是穆斯林迁移路线
英国粗暴地根据宗教划分的分治方案存在着极大地不合理,这导致了印巴之间对克什米尔的归属产生了分歧。双方在独立后不久就爆发了第一次印巴战争。
二、印巴争端与卡拉奇的困境
克什米尔位于南亚西北部,作为连接中亚与南亚的重要通道,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在"蒙巴顿方案"中,印度教徒占多数的地区划归印度,穆斯林占多数的地区归属巴基斯坦。但克什米尔的情况比较特殊,人口中的77%为穆斯林,印度教徒只占了20%,但掌控克什米尔土邦的君主却是印度教教徒。
因此,信奉印度教的土邦王一开始既不加入巴基斯坦,也不加入印度想要保持独立,但是在印度的操控下,最后决定加入印度。为此,印巴双方开始了长期的对抗。
▲第一次印巴战争中的印度士兵
第一次印巴战争尽管在联合国的斡旋下结束了,巴基斯坦控制了克什米尔西北部,相当于五分之二的土地与四分之一的人口,其余的都处在印度的控制之下。
但是双方对于克什米尔的争夺仍在继续,双方在这附近发生多次交火。其中在1965年第二次印巴战争中,印度就损失了战机50多架,坦克300多辆。
▲印巴两国对克什米尔的控制
尽管巴基斯坦首都卡拉奇距离克什米尔地区十分遥远,但两国的紧张局势也影响到了卡拉奇的安全,迫使巴政府考虑另立新都。
卡拉奇尽管濒临大洋,海上交通便利,但巴基斯坦海军的实力很弱,在战时还容易遭到印度的恐吓和打击。在当时,巴基斯坦海军只有从原印度殖民地继承的两艘护卫舰和四艘扫雷艇,而印度则获得了20多艘铁甲舰。
印度在独立后,考虑到自己处在两洋之间三面环海的地理区位,积极扩充海军力量,打造成海洋强国。但印度当时的军工业比较落后,所以积极向外国购买新式战舰,壮大海军实力。1957年,印度购买了英国皇家海军的航空母舰大力神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