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治通鉴记载了从什么到什么,资治通鉴从战国到五代多少年历史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4-03-04 14:17:27

资治通鉴记载了从什么到什么,资治通鉴从战国到五代多少年历史(1)


*说:中国有两部大书——《史记​》和《资治通鉴​》,都是有才气的人在政治上不得志的困境中写出来的。所以,人受点打击、遇点困难未尝不是好事。在古代,这书是给皇帝看的。主编是司马光。普通人看,一样会受益匪浅。千百年来,斗转星移,科技爆炸,唯一不变的是人性。看资治通鉴就是了解人性,这世界由一个个活生生的人组成的,读懂了人性,也就参透了世界的本质。书里记载了无数帝王将相的传奇人生。他们的言论、行为都被记载成史。

资治通鉴记载了长达1300多年的历史,如果理解透彻了,比不看史的人,就相当于多出来1300多年的生活经验,如果生活工作中,因为利益关系,需要和这些庸人争锋相对,必然会有极大的优势,甚至是降维打击。我是历史的爱好者,这些年,我因读历史,收获颇多,历史,给我打开了一扇窗口,我通过这个窗口,看到了很多,也体会到了很多互联网,短视频无法给我的东西!内心无比地狂喜,用陶渊明先生的话来说,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读的多了,就有一种冲动,想写下来,想写出来,独乐乐不如众乐乐。说到历史,就不能不谈到北宋司马光所写的资治通鉴,先给大家简单普及一下知识《资治通鉴​》全书共294卷,逐年记载了自公元前403年至公元959年这1362年间发生的大事。为啥叫资治通鉴呢?鉴于往事,资于治道,资:帮助 治:治理 通:表示不唯独是一朝一代的 鉴:镜子,引申为可以借鉴的东西。然而,这套书读起来是真的很费劲,很费力,很费时,第一,由于都是文言文写的,古人的文字与现代的有很大差别,第二,需要有一点的历史知识,你要知道中国的各朝各代的历史,第三,需要耐心,这是最最重要的,互联网时代,我们的注意力,我们的专注力,我们的耐心,早已被短视频,游戏,瓜分的四分五裂了,我们习惯了去读那些不用费力,不用动脑,不用思考的短文,有很多人早已不用纸笔了,这是一种很不好的习惯,我有很多的写作灵感,写作金句,都是用笔写出来的,键盘给不了我灵感。


这套书很长很长,我时间,精力又有限,我只能取其精华,很多人都会说,读历史,了解历史到底有什么用?我们在学校在所学的历史,目的很明确,就是为了应付考试,这是应试教育的通病,有用,就学,就背,无用就不学,这也导致我们很多人出社会以后,缺乏历史常识,不了解这个国家,不了解中国五千年的历史,这样弊端很明显,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江湖不是打打**,江湖是人情事故,我们还是要花点时间,花点精力来了解一下历史,了解历史背后的来龙去脉,这样对我们的成长,做事,为人处世,大有裨益。

读历史,其实不是读结果,而是一个过程。圣经有曰:已有的事,后必再有,日光之下无新鲜事。几千年来,我们只是生产工具变了,人性并没有变,我们现在遇到的一切,古人早就遇到了,并给出了解决方案,我们无需重复造轮子,只要多读历史,鉴古从今,再不济,就算你看完什么也没学到,光是那种日月轮转、沧海桑田的历史变迁,对提升气质和大局观也是大有裨益的。认真看完之后,泰山崩于前而不改色的基本气质还是有的。

原创 日光倾城 听风望海读毛选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