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虹几月份吃不会中毒,海虹吃多了有什么后果么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4-03-05 16:47:32

贻贝亦称海虹,是一种双壳类软体动物

煮熟后加工成干品——淡菜,

生活在海滨岩石上。

海虹鲜美又营养,

是一些食客的“心头好”。

但在4-5月,

部分地区的海虹,

或因赤潮高峰累积一定毒性,

食用有中毒风险。

目前,河北唐山、秦皇岛等地已发布安全警示,

建议不要在4-5月食用海虹。

多地发布关于谨慎食用海虹的安全提示

近年来,唐山市周边发生多起因食用海虹而引发的中毒事件。食用海虹引起中毒的原因是由于海虹等贝类摄食有毒藻类在体内蓄积毒素造成的。


秦皇岛市人民政府发布消费警示:暂不要购买和食用海虹。秦皇岛市第二医院也发出提醒,建议广大群众暂时不要捕捞、购买和食用海虹。

海虹几月份吃不会中毒,海虹吃多了有什么后果么(1)

因为食用海虹而导致食物中毒的事件在多地都发生过。

去年4月,河北省昌黎县部分医疗机构先后接诊多例疑似因食用海虹造成的中毒病例,患者初期症状均为口唇、手脚麻木,后期伴有恶心、呕吐、头晕、呼吸困难等症状。2017年6月,福建省漳浦县36名村民因海虹中毒被紧急送医救治。

为什么现在吃海虹易中毒?

赤潮是海水中的浮游生物(微藻)爆发性增殖或集聚引起水色变化,危害渔业与生态环境的一种现象,主要发生在近海海域。赤潮的水色因形成时占优势浮游微生物的种类而异,有呈粉红色、酱红色、黄褐色甚至绿色,赤潮的海水带有腥臭味。赤潮发生时,海水的溶氧量明显降低,赤潮微藻带有强烈毒性。

海虹有毒,主要是由于海虹食用了一种具有毒性的赤潮之后,毒素在其体内蓄积所导致的。赤潮毒素的种类繁多,食用贝类引起的麻痹性贝毒、腹泻性贝毒、失忆性贝毒中毒都可归因于赤潮毒素。

麻痹性贝毒是一种与河豚毒素的毒力与毒性近似的神经毒,也是我国海洋赤潮毒素中最常见的毒素之一,毒性极强。

一旦食用含有此毒素的贝类,可引起人体神经肌肉麻痹,轻者出现口唇麻木和刺痛感、四肢肌肉麻痹等症状,重者可导致呼吸肌麻痹而死亡。

这类毒素极耐高温,家中普通的加热方式并不能降解毒素;就算是吃了已经烹调过的海虹,也可能会导致食物中毒。

通过麻痹性贝类毒素的发展规律发现,贻贝动物中麻痹性贝类毒素的含量在每年4、5月份将达到最高,这也是每年到了此时“海虹中毒事件”高发的根本原因。

异形:怀疑中毒时应立即停止食用可疑食物,进行催吐处理,并尽快前往医疗机构治疗。

海鲜这些部位不要吃

1、螃蟹:蟹腮、蟹肠、蟹胃和蟹心不能吃

蟹腮:螃蟹的呼吸器官,是用来过滤水质的,很脏,腮下的三角形蟹白也要去除。

蟹肠:里面有排泄物,掰开蟹身后,看到蟹黄、蟹肉处有一根根黑色的东西,要去掉。

蟹胃:躲在蟹黄里的三角包,内有排泄物。

蟹心:藏在蟹腹中间黄膏最厚的地方,是最寒的。掀开蟹壳,可以看到一层黑色的膜衣,白色片装的蟹心就在黄膏与黑色膜衣之间。

2、海虾:虾头尽量不要吃

虾头尽量不吃,因为有些毒素以及重金属残留物都存于虾头里。虾线也应尽量剔除,一是因为虾的消化道里有脏东西,另外也影响口感。

3、扇贝:尽量别生吃

去掉黑色内脏

扇贝的裙边也可以凉拌或爆炒着吃,但裙边里面藏垢较多,尽量不要生吃。另外,扇贝柱底部黑色的小部分是扇贝的内脏,建议去掉,不要食用。

4、海星:吃多了易过敏

很多人吃海星会过敏,不要因为味道好就猛吃。

5、鲍鱼:绿色内脏有毒素

易引起皮炎等过敏反应

鲍鱼肉旁边的绿色东西就是内脏,通常里面具有毒素,容易引起皮炎等过敏反应,不建议食用。鲍鱼毒素的中毒症状为脸和手出现红色水肿,体质过敏者反应更大。

来源:工人日报、河北日报、科普中国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