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疾伙伴的非遗手工作品
为了创业成功,王辉真正迈出了走向社会的第一步。他去调研、多方接洽,去路演,甚至在公开演说中,和大家诉说了他心中多年的自卑和封闭。“我希望以自身的力量去影响更多的残障伙伴。我们助力的不仅仅是一位位残障伙伴,更是他背后的家庭,他们也是需要被温暖的。”
在高慧和王辉的共同努力下,他们拿到了恩三公益“集光计划”——非遗刺绣助力残障青年就业创业项目,也得到了觉群大学生创业基金的无息贷款资助。
恩三民族文化传播中心通过搭建平台,链接手工艺老师、残障青年、非遗基地及企业,助力残障青年掌握技能、成功就业。“我们通过资源链接、订单合作、以销定产,让手艺学成的残障青年实现灵活就业。目前不少的手工订单来自企业、基金会和政府的采购。”王辉说。
与此同时,他们还在高校开展非遗文化课,带领外国留学生开展游学项目。
团队进入良性循环后,王辉依然有自己的“远虑”:我们的非遗及文创作品订单里,真正走市场的比例不高。今后应该如何与市场对接好,实现可持续发展,是亟须解决的问题。
这里本身即存在“既要又要”的问题。既要让残疾人可以上手做,工艺不能特别复杂,又要有审美、实用、价格合适,让市场真正接受。
王辉在指导残疾伙伴做非遗手工
“我们不做卖惨的宣传,但能找到一个适合残疾人手作的品类很关键。目前,非遗民族风的刺绣、耳饰、手链香包等都是所做的尝试。”最让王辉欣慰的是,“在我们的‘牵线搭桥’下,很多残障小伙伴在创收的同时,也找到了人生发展的方向。我特别能理解,他们需要借着自信走出内心的泥潭。”
当咖啡技能冠军遭遇无法就业
2020年,上海的第一家“熊爪咖啡”开在永康路,近30平方米商铺的外侧,有一个黑色的、不大的“洞口”,刚好够伸出一只棕色的、毛茸茸的“熊爪”,给顾客递出一杯咖啡。
熊爪咖啡
“熊爪咖啡”创始人王湉说,这家店是为了一位擅长做咖啡的听障人士——陈莹莹而开的。2019年,陈莹莹在一个专业咖啡比赛中获得金奖,想去精品咖啡店,但工作要求员工能说话,将她打回了“原点”。
因为怀抱公益之心以及这份惜才之意,王湉决定创办“熊爪咖啡”,为了像陈莹莹这样的残障人士能在职场上有一片天地,也为了让他们遭受更少的歧视。
3年过去了,陈莹莹不仅就业了,还当上了管理层。她用文字写道:“以前我不敢尝试,现在想尝试不同的东西。”
陈莹莹和她制作的咖啡
“熊爪咖啡”如今在上海已有11家门店,还在新加坡开出了首家联名店。六七十名员工中86%以上是残障人士。“熊爪咖啡”参与深度合作的AR眼镜,可让顾客的语音转换成文字即时显示在镜片上,帮助听障咖啡师沟通;盲人小白盒,则让视障咖啡师实现了“扫码播报订单信息”功能……这些科技辅助产品,为残疾人独立经营咖啡店提供了极大便利。
值得一提的是,2021年8月,熊爪咖啡应上海市人社局邀请,对接了云南咖啡种植基地。在这个全链条的培养模式中,当地残疾人在学校获得资助,毕业后,可先在种植基地做农民,然后学做咖啡,来上海当咖啡师,之后根据发展可走咖啡技能大赛的路径,也可以学习运营走上当店长的路径。
在王湉看来,残疾人创业本身就比普通人难很多,因为沟通、教育的成本很高。但还是要从市场公平公正的角度去看,不能完全指望政策的扶持和企业的公益行为。因此,选择的赛道最好是大众有刚需的领域。除了学习技能,也要多学习经商运营的本领。“尽管很难,但我还是希望能看到更多企业,为残疾人提供参与高层管理的机会。”
对此,“创业在上海”评审专家组成员、成功孵化过残疾人创业项目的创业导师杨会利表示,选择创业的残疾人一般都是自强不息的,身上自带一股不服输的劲头。创业成功的都是选择了自己擅长的领域,结合兴趣打出了一片市场。对于社会大众来说,一定要摒弃那种给他们“扔几个单子、给点钱”的扶持理念,而要真正从机会均等、培训支持等方面可持续地帮助他们,所谓“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被采访的几位残疾创业者则都深信,未来,他们的群体会越来越壮大。
图片及视频由受访者提供
来源:作者:周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