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后期,“门客文化”盛行,贵族为了招揽人才,把许多“士人”揽入麾下,给予优厚的待遇,谓之曰“门客”。其中,以豢养门客最多、最为礼贤下士之人,莫过于“战国四公子”。用贾谊的话说就是:
“齐有孟尝,赵有平原,楚有春申,魏有信陵。”
战国末年,四公子携手抗秦,闻名于史册。有人不禁要问,战国末年,当时燕国和韩国都已经衰弱不堪,齐、赵、楚、魏是当时除了秦国以外,国力稍强的四个诸侯国,为何这四个诸侯国都有一位“战国公子”,而秦国却没有出现“战国四公子”呢?其实,笔者想说,若秦国真的有“战国四公子”,那嬴政将很难统一七国。
一、周赧王:我的委屈谁能懂?周朝国祚八百年,开国之君是周武王姬发,亡国之君是周赧王姬延。我们应该怎么界定“亡国”这个概念呢?例如宋钦宗虽然被俘,但他的弟弟宋高宗建立了南宋,那宋钦宗算不算亡国之君呢?其实,是不是亡国,要看三个方面:第一,国土是否还在?第二,国君是否还活着?第三,宗庙祭祀是否还在延续?只有这三方面都不在了,才能算亡国。
正是因为如此,周赧王作为周朝的亡国之君才觉得委屈,因为早在他爷爷周显王时期,周朝的“国土”就已经不在了,周赧王只是守这周天子的“宗庙”而已。
为什么说周朝的国土已经不再了呢,众所周知,当年武王伐纣,在牧野之战后一举灭掉商朝,建立西周,然后开始分封大臣,西周的开国功臣和宗室子弟都各得一块土地。例如,齐国的祖先姜子牙是西周开国功臣,燕国的祖先燕召公是周武王的弟弟。此后,每一代周天子都会封赏功臣和宗室,土地有限,而爵位无限,刚开始大块大块地封,后来的封地都变小了。到了东周时期,周天子的土地只有一小半了。到了东周第23代君主周烈王时期,周朝的土地快封完了,只剩下一块“河南”之地了。
周显王是东周第24代君主,他继位后他就开始发愁,因为“手中没地”,诸位大臣和兄弟都眼巴巴地看着他,最后,周显王一咬牙,把最后一块地“河南”封给了自己的弟弟,是为周公国(后来这块土地有分裂为东周公国和西周公国)。从此,周天子虽然还是天子,却没有自己的国土了。他只能安慰自己说:“天下土地都是周朝的国土。”其实,当时礼乐崩坏,诸侯各自为政,周天子早已没有号召诸侯的能力。所以说,周赧王虽然是亡国之君,但他亡的仅仅是宗庙而已,国土早在他爷爷那会就没有了。
二、战国四公子的背后战国四公子,除了春申君外,其他都是国君之子,他们都有三大特点:
第一,身为贵族,封地和权力极大。
例如,春申君黄歇担任楚国令尹,深得楚考烈王信任,《史记·春申君列传》记载:
考烈王元年,以黄歇为相,封为春申君,赐淮北十二县。后十五年黄歇言之楚王曰:淮北地边齐,其事急,请以为郡便。因并献淮北十二县,请封于江东。考烈王许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