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鞍的由来及演化
李天宇
很久以前,人们就开始使用马,但马鞍的产生要晚很多。早期的马被人们用来运输货物、拉车,并未供人骑乘使用。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社会意识形态的进步,马开始被人们骑乘,也开始被用做征战。骑兵的出现为马鞍的产生创造了条件,马鞍的普及和进步与骑兵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马鞍的历史要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在春秋战国之际,赵国为对付胡人,抛弃了传统的兵车战,变为“胡服骑射”,组建了骑兵部队,从而揭开了我国古代中原地区单骑历史的序幕,也揭开了马鞍发展和演变的历史。
马鞍的发展经历了由简到繁、由粗糙到精湛的过程。据史料记载,最初的马鞍并不是现在所见到的“高桥形”马鞍,而是一个简单的鞍垫。马鞍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最早是用皮革制成,且是匈奴人发明的。是时,匈奴人最先学会骑马,这些人首先发现在马背上垫一点什么东西会舒服一点。后来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对其进行了改进,让马鞍前后都高出来一点点,这样可以坐得更稳。其后根据人与马舒适度的要求,马鞍不断发生变化。
从我国的考古资料来看,殷周时期的马主要用于驾车,所以没有鞍。我国古代的马鞍出现于春秋战国时期,从出土文物来看,是在新疆的鄯善。1992年,在新疆鄯善的苏贝西墓中出土的马鞍具就是战国时期的,马鞍表面由皮革制成,中问填塞羊毛加厚鞍垫,周边用很细的皮线缝制。马鞍呈长方形,横向分为两半,左右下两片较厚,中问衔接处较薄。是时,马鞍的形状就像两片枕头,里面用羊毛填塞起来,外面都用皮革制成,与其说是马鞍,不如说是可供骑乘的鞍垫。
这个鞍垫可以折叠,不用的时候折叠起来,用时把它展开放在马背的两侧。这种马鞍有三条带子将其固定,一条叫肚带,是从腹部来固定鞍子,再用带扣把它勒紧。另外两条,一条是胸带,也就是攀胸,是从前边胸前穿过然后把鞍子的两侧固定,主要的作用就是防止鞍子前后滑动;一条叫翰带,是通过马的臀部,然后绕过马的臀部来把马的鞍子固定。这样,鞍子在马背上上下前后都比较固定,人坐在马背上更稳、更易于操作。
到了秦代,马鞍具的发展依然没有大的进展,仍然停留在新疆鄯善战国马鞍的水平,此时出土的马鞍具,或可称为“低鞍”,在秦始皇陵二号兵马俑坑的陶战马身上可以清楚地见到,见图1。
图1秦兵马俑之鞍马俑
漠北诸颜乌拉山匈奴六号墓出土有木马鞍,匈奴马鞍的鞍体简单低矮,前后鞍桥尚未出现,类似鞍垫,这也是马鞍最原始的雏形。
文献中最早的马鞍见于《太平御览》卷三五八引《六韬》:“车骑之将,军马不具、鞍勒不备者,诛”。综上所述,战国后期和秦代,骑兵的马具或装备,有鞍垫,上缀缨路和短带,马腹有肚带,臂勒后翰,整个装备除马鞍外,其他大体齐备。
西汉初期,马鞍形状仍没有太大发展,陕西咸阳杨家湾出土的骑兵俑即可证实这一说法,现在咸阳市博物馆中尚展出杨家湾出土的三千彩绘兵马俑等。西汉末年,为了减少摩擦,更加稳定,马鞍形制发生了变化,形成前后两端略微高起的马鞍,也就是“鞍桥”的形成,这才正式进入人们所说的现代意义上的马鞍,见图2。
图2汉代马鞍
鞍桥出现初期,并不是有坡度的鞍桥,而是鞍的两头直立、但较低平的鞍桥。如河北定县出土的一组铜车马具中就有这样的马鞍。这种马鞍,即人们所说的“高马鞍”的形制,形成于西汉,是时,王室贵族已经“盛饰鞍马,竞加雕镂”,见图3。
图3汉代马鞍(馆藏:内蒙古呼伦贝尔)
而“低马鞍”在东汉时期流传较为广泛。兰州、张掖出土的汉代铜马车就体现了这一点。张掖葫芦墩铜马、马饰保存下来的较多。有出土马鞍,鞍长10.5cm、宽9cm、前鞍桥高7cm、后鞍桥高3.5cm,鞍下两侧有障泥,长11.4cm、宽9cm,近似方形。张掖四角墩铜马唯存鞍一件,长10.2cm、宽8.5cm、前鞍桥高7cm、后鞍桥高3.5cm。
秦汉以后,自东晋至南北朝时期,重甲骑兵装备了比较完备的马甲“甲骑具装”,又称“具装铠”,战马的全身都得到了保护。此外,高鞍桥的马鞍至晋代得以广为流行。而我国古代马鞍的成熟期也是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其显著标志是高桥马鞍的流行和马鞍的出现。
图4北魏牵马陶俑
1975年,呼和浩特市北魏墓出土牵马陶俑,见图4,俑高19.5cm,马长30cm,马高19.5cm。男俑,头戴风帽,身穿窄袖长衣,腰缠束带,足穿长靴,面带微笑,手持绍绳,双腿直立。马俯首站立,脖上挂铃,马鞍下方用阴刻线条刻划马镫。
这一时代的马鞍形制,有大量出土文物可以体现。如南朝中晚期的“燕子矶墓石马”。南京市栖霞区东杨坊南朝墓出土遗物中的陶马背上有桥型马鞍。咸阳市胡家沟西魏候义墓有备有鞍及蹬的骑马武士俑。太原市北齐娄叡墓出土遗物的骑马武士俑、陶马等都有马鞍体现。北周王令猥造像碑中马浮雕也有体现。
隋唐时期,马鞍的形制发生变化,表现在前鞍桥高而直立,后鞍桥向下倾斜,这种设计大大的增加了骑手的舒适度。最完善的马鞍出现在盛唐时期,现在可以从那时的唐三彩中看到。唐代鞍具实物较多,且比较重视装饰。扬州出土的一批唐代彩绘俑中,有一件高55cm的骑马男俑,即可清晰看见马鞍。马鞍前后都很高,配有马镫。唐朝的名画,贵妃上马图,可以看见女人娇嫩如杨妃,都可以安全的骑在马上,身体在马鞍上磨蹭,而没有感到不舒服,足见马鞍的作用。那时候战士使用这种马鞍,可以在马上自如地使用各种兵器。战斗力大大的提高。史料中对此时的马鞍也有记载,《史记·留侯世家》曰:“下马踞鞍而问”。南宋祝穆写的《方舆盛览》上有记载“王羲之守永嘉,庭列五马,绣鞍金勒,出即控之,今有五马坊”。
图5辽代金鞍
宋辽时期,马鞍已发展到了一个很高的水平。甚至在那时期的辽代陈国公主墓中,出土了一副金鞍,见图5,它由柏木做成,呈凹形,前桥立后桥向后倾斜,前后鞍桥和两侧座板都是由铜条加固,而且在其前后鞍桥外侧都贴着云风纹金银鞍饰,显得极为华贵。
契丹人生活在草原上,从小就熟识骑射,所以对马具也十分重视。契丹在公元10世纪创造了独具草原韵味的辽文化。其马鞍的制作工艺也在鲜卑、突厥的基础上有了很大的改进,并创造了更加完备装饰全马的鞍马饰具。辽鞍整体加宽,前鞍桥加高,后鞍桥略低于前鞍桥;鞍饰也有单一质地发展为金、银以及玉石镶嵌,纹饰由古朴发展到繁复高贵。此“契丹鞍”在中华各地享有盛誉,也为蒙古族马鞍奠定了基础。内蒙古文博专家曾考证,早在唐末五代时期,契丹军队所备鞍、器械就受到当时割据一方的兵家豪雄追捧。到了北宋,契丹鞍、蜀锦、端砚、定窑瓷器等并列称为“天下四绝”。据《契丹国志》记载,契丹马鞍还曾作为国礼赠送给宋朝皇帝作为生日礼物,可见契丹国君对契丹鞍精湛工艺水平引以自豪。
内蒙古通辽市吐尔基山辽代墓中的陪葬品就有马具,马具有包银木马鞍,马鞍有錾花鎏金银马鞍前桥和金花银马鞍后桥等,可见当时的马鞍技艺已经达到一定水平。
图6辽代云纹鉴金铜马具
内蒙古兴安盟科右前旗代钦塔拉墓出土的辽代云纹鎏金铜马具,见图6。该马具均为铜质鎏金,由马络头饰、马项饰、马盘胸饰、马鞍饰和马后鞧饰五组组成。饰件主要以捶揲、錾花等工艺加工的手法,将钉缀和镶嵌装饰在皮革和木器上,并采用高浮雕和平面线刻相结合的装饰手法錾刻云纹各种图案,这与史载的契丹马具“甲天下”相吻合。
图7为元朝文物:卧鹿纹金马鞍,出土于内蒙古白治区锡林郭勒盟镶黄旗,它前高后底,前鞍桥通高20.8cm,后鞍桥高11cm,鞍通长51cm,别看鞍子是木质的,但它的前后都贴有金光闪闪的金片,使这件马鞍显得格外豪华气派。
元代成吉思汗时期,出现了形式多样的马鞍,生活和战马马鞍分开,进一步推进了蒙古族马鞍的发展。在古老的史诗《江格尔》里就有对马鞍的描绘:“明彦挽起金银马的银缰/虎头红靴刚刚触到银蹬/就像火星一闪/纵身跳上柔软的鞍垫”。
图7 元代卧鹿纹金马鞍
元代的马具在内蒙古成吉思汗陵出土过几套,主要是鞍具,保存都很好。在陕西户县贺氏墓出土的大量元代俑中有骑马俑、牵马俑以及陶马均有马鞍的体现。总之,元代的马鞍与今天的马鞍已经极为相似。
图8近代马鞍
马鞍(图8),经历了由简到繁,由古朴到高贵的过程。蒙古族这个从游牧民族发展至今的民族,与马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在长期的马背生涯中,人们不断改进鞍具,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蒙古族鞍马文化,也不断被世界所认可。随着社会的发展,民族的发展,科技的进步,考古学的研究,蒙古族鞍马文化会变得更有内涵,会走上更高的台阶。
综上所述,我国古代马鞍的发展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社会形态及人民生活水平的变化,大致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为马鞍的初级阶段,从战国时期到西汉初年,这一阶段马鞍出现,但马鞍的形制都极为简陋,近似于一个鞍垫。第二个阶段为马鞍的转变阶段,从西汉末年到魏晋南北朝时期,这一阶段马鞍的形制发生重大变化,“高桥鞍”出现并走向成熟。第三个阶段为马鞍的发展阶段,从魏晋南北朝到元代,这一阶段,“高桥鞍”进一步发展,突出体现在马鞍的装饰艺术,已经达到很高的水平,元代马鞍已和现在马鞍极为相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