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肝息风药均入肝经,多为动物药及矿石类药物,具有平肝潜阳、息风止痉的功效。部分药以其质重、性寒、沉降之性,兼有镇惊安神、清肝明目、重镇降逆、凉血以及祛风通络等功效。
第二节 息风止痉药
本类药物多为虫类药,主入肝经,以平息肝风、制止痉挛抽搐为主要功效。适用于温热病热极动风、肝阳化风及血虚生风等所致之眩晕欲仆、项强肢颤、痉挛抽搐等。亦可用于风阳夹痰,痰热上扰之癫痫、惊风抽搐,或风毒侵袭、引动内风之破伤风,痉挛抽搐、角弓反张等。
全蝎、蛇、蟾蜍、蜘蛛和蜈蚣被俗称为“中华五毒”,是我国传统的五味以毒攻毒的中药材,盖古今医药名著中均把蜈蚣列为解毒、镇痛、克癌、治痛的重要药物。蜈蚣之所以入药,是因为它的走窜力最速,内而脏腑,外而经络。张锡纯先生在《医学衷中参西录》里对它的评价是:“凡气血凝聚之处,皆能开之。”
来源:蜈蚣本品为蜈蚣科动物少棘巨蜈蚣Scolopendra subspinipes mutilans L.Koch的干燥体。春、夏二季捕捉,用竹片插入头尾,绷直,干燥。本品气微腥,有特殊刺鼻的臭气,味辛、微咸。以条宽、腹干瘪者为佳。去竹片,洗净,微火焙黄,剪段用。
相关名字:吴公、百足虫、天龙、千足虫、百脚、嗷高姆、金头蜈蚣。《埤雅广要》载有“今俗谓之百足”,又名百足虫、千足虫。现在处方上常有“百足”之别名。
产地:主产于浙江、湖北、湖南、江苏。
性味归经:辛,温;有毒。归肝经。
功效:息风镇痉,通络止痛,攻毒散结。
性状鉴别:
蜈蚣
药材性状:药用蜈蚣呈扁平长条形,长约14~6厘米,宽0.6~1.0厘米。全体由22个环节构成,头部红褐色,背部黑绿色,有光泽,并有二条突起的棱线。腹部棕黄色。每节有足一对,黄色或红棕色,向后弯曲,头部及尾部有加工时所穿的孔。闻稍有腥气并有特殊刺鼻的臭气。湖北、湖南产者形态与苏浙完全相同,仅头色较深,腿呈淡黄色,供药同用。以干燥,无杂质霉变虫蛀,身直色墨绿完整体长者佳。
药用干品蜈蚣等级按长度大小分可以分为三个等级,一级(小)10cm以下,二级(中)11cm-14cm,特级(大)15cm以上。正常生长下的少棘蜈蚣大概一龄时体长为5厘米,二龄7厘米,三龄9厘米,四龄11厘米,五龄12厘米,六龄13厘米。四龄的蜈蚣即为成体蜈蚣。另外还有碎蜈蚣,一般是蜈蚣断条,单节或相连几节,碎蜈蚣容易掺假造假一般药店不进。
主治病证:
1.肝风内动,痉挛抽搐,小儿惊风,中风口喁,半身不遂,破伤风
本品性温,性善走窜,通达内外,有比全蝎更强的息风止痉及搜风通络作用,二者常相须为用,治疗多种原因引起的痉挛抽搐。若治小儿撮口,手足抽搐,可配全蝎、钩藤、僵蚕等。治疗破伤风,角弓反张,多配伍天南星、防风等。
2.风湿顽痹,顽固性偏正头痛
本品有较强的搜风、通络止痛作用,常与独活、威灵仙、川乌等祛风除湿、通络止痛药同用,治疗顽痹疼痛。对久治不愈的顽固性偏正头痛,可与天麻、川芎、僵蚕等配伍。
3.疮疡,瘰疬,蛇虫咬伤
本品有毒,能以毒攻毒,味辛又能散结。《拔萃方》以之与雄黄、猪胆汁配伍制膏,外敷治疗恶疮肿毒。若与茶叶共为细末,外敷治疗瘰疬溃烂;
此外,还可用治虫蛇咬伤。
用法用量:煎服一般是3~5g,若是研末冲服则是每次0.6~1g。另外用适量。
使用注意:本品有毒,辛温走窜,故内服用量不宜过大,孕妇忌服,血虚生风者慎服。
鉴别用药:
全蝎和蜈蚣
全蝎、蜈蚣均辛散有毒,均有较强的息风镇痉、通络止痛之功效,每相须为用,协同增效,治疗肝风内动之痉挛抽搐,风中经络之口眼喁斜及风湿顽痹,筋脉拘挛,顽固性头痛等;且均能攻毒散结,用治疮疡肿毒、瘰疬结核等证。
然全蝎性平,息风镇痉,攻毒散结之力不及蜈蚣;蜈蚣力猛性燥,善走窜通达,息风止痉、解毒散结之功优于全蝎。
现代研究:
1.化学成分: 主要含两种类似蜂毒的成分,即组织胺样物质和溶血性蛋白质。还含有脂肪油,胆甾醇,蚁酸,组氨酸、精氨酸、亮氨酸等多种氨基酸,糖类、蛋白质,以及铁、锌、锰、钙、镁等多种微量元素。
2.药理作用:本品具有抗惊厥、抗炎、镇痛、抗肿瘤、抗心肌缺血、抑菌、改善微循环、延长凝血时间、降低血黏度等作用。并有溶血和组织胺样作用。
3.不良反应:蜈蚣所含有毒成分具有溶血作用,并能引起过敏反应。大量蜈蚣能使心肌麻痹,并能抑制呼吸中枢。中毒表现为恶心呕吐、腹痛腹泻、不省人事、心跳缓慢、呼吸困难、体温下降、血压下降等。出现溶血反应时,尿呈酱油色、排黑便、并出现溶血性贫血症状。出现过敏者,全身皮肤出现红色粟粒样皮疹,瘙痒难忍,目赤肿痛,羞明流泪,眼睑可见粟粒样脓点,伴发热、胸闷、纳差等,严重者可出现过敏性休克。另有服用蜈蚣粉致肝功能损害及急性肾功能衰竭者。蜈蚣中毒原因:一是用量过大,二是过敏体质者出现过敏反应。故应严格掌握剂量,过敏体质者忌用。
注:内容及图片来自教材和网络,仅作科普学习,文中涉及所有方剂药物及治法为学习参考之用,非专业人士请勿试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