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 四正勤
1.为断除已生之恶,而勤精进;
2.为使未生之恶不生,而勤精进;
3.为使未生之善能生,而勤精进;
4.为使已生之善能更增长,而勤精进。
以一心精进行此四法,故称四正勤。
07 四念处
1.身念处,观身不净,以对治净颠倒。
2.受念处,观受是苦,以对治乐颠倒。
3.心念处,观心无常,以对治常颠倒。
4.法念处,观法无我,以对治我颠倒。
如此即可离四颠倒之苦,得常乐我净四德之乐。
08 四不退
指在修行过程中,已证得不退转位时,有四种不退之别。
1.信不退,指十信位中,第六位以上菩萨,不再生起邪见。
2.位不退,指十住中第七位以上之菩萨,不再退回二乘之位。
3.证不退,指初地以上菩萨,不再退失所证之法。
4.行不退,指八地以上菩萨,能行各种有为与无为诸法而不退转。
9 四智
凡夫有八识,至如来转为四智。
1.转第八识者为大圆镜智,此智照法界之事理,故又名一切种智,即如来万德之总本也。
2.转第七识为平等性智,于一切众生起无缘大悲之智也。
3.转第六识为妙观察智,说法断疑所用之智也。
4.转眼等五识为成所作智,为利一切凡夫二乘类成种种变化事之智也。
12 五力
信进、念、定、慧之五根增长,有治五障之势力者。1、信力:信根增长,破诸邪信者。2、精进力:精进根增长,能破身之懈怠者。3、念力:念根增长,能破诸邪念者。4、定力:定根增长,能破诸乱想者。5、慧力:慧根增长,能破三界诸惑者。
13 五蕴
旧译为阴,又作五阴。
1、色蕴,总该五根五境等有形之物质。
2、受蕴,对境而承受事物之心之作用也。
3、想蕴,对境而想象事物之心之作用也。
4、行蕴,其他对境关于瞋贪等善恶一切之心之作用也。
5、识蕴,对境而了别识知事物之心之本体也。
14 六根
指眼、耳、鼻、舌、身、意六根。
15 六境
谓色、声、香、味、触、法之六法,为眼耳鼻舌身意六根所对之境界,故名六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