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纪中期,美国内华达州的“淘金热”,引起了当地股价的疯狂上涨。
当时,身为新闻记者的马克·吐温,率先嗅到了空气里弥漫的“金钱味儿”,将全部积蓄买入了“白银股票”,看着节节攀升的股价,断定自己的身价必过百万。
于是他提前退休,搬去旧金山过起了奢靡的生活。
谁曾想,1867年的一天,股市的泡沫彻底破裂,马克·吐温不仅*,还欠下了巨额债务。
为了生计,他不得不出门工作,还兼职写起了小说。
晚年时,马克·吐温感念于人生的大起大落,写下了颇具自传意味的短篇小说《百万英镑》。
他试图用荒诞和夸张的情节,告诉我们:真正的财富,其实和金钱一点关系都没有。
27岁的美国青年亨利,是旧金山一个采矿经纪人手下的办事员,他喜欢每天下班后,撑一艘小帆船,悠闲地荡漾在平静的海湾上。
一个星期六的下午,他像往常一样在海湾散心。
忽然之间,狂风大作,他被吹到了深海区域。就在亨利即将被巨浪掀翻的那一刻,一艘开往伦敦的客船救了他。
亨利大难不死,但他一上岸就沦落成了伦敦街头的乞丐。
第二天,当亨利快要饿晕时,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
两个富有的老绅士把亨利叫到了跟前,二话不说给了他一张钞票,允许他30天后归还,还不要一分钱的利息。
不仅如此,如果30天后,亨利能亲自还钱,还许诺他一份薪水不错的工作。
亨利觉得事出蹊跷,但饿扁的肚子还是让他抓起钱,奔向一家廉价饭馆。
吃饱喝足后,他拿出钞票准备结账,这才看清——这竟然是一张面值100万英镑的钞票。
饭馆老板断定亨利是一位低调的大富翁,激动之情溢于言表,不仅分文不收,还允许亨利赊账。
相比之下,亨利显得更加冷静克制,经过彻夜思考,他告诉自己:
“我不能随便花这些钱,也不能将钞票去银行兑换,因为大家会问我这张钞票是怎么到了我手里的。
要是我说了真话,他们会把我送到疯人院;要是我说了假话或者携款潜逃,他们会把我送进监狱。”
他决定看管好这张钞票,等到30天后完璧归赵,顺利谋到一份差事。
紧接着,他开始考虑如何生活,他决定出去碰碰运气,看看有没有人可以把这张钱破零,而自己用掉的那部分,待以后有了薪水,再去偿还。
想出这个万全之策后,亨利才觉得内心安稳了下来。
社会学上有个概念叫“馅饼定律”:
当天上掉馅饼的时候,地上一定会有个设好的陷阱在等着你。
当巨大的利益袭来,很多人容易迷失自我,被从天而降的“馅饼”砸得晕头转向。
但往往最诱惑你的选择,不是上帝给你的机会,而是恶魔给你的考验。
人生就是一个和自己较量的过程。
只有控制住*,稳得住心神,才能掌控自己的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