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日本时的陈寅恪(中)
3
1925年混乱的中国发生了很多大事,但影响最为深远的,莫过于清华成立了国学研究院。
清华由留美预备学校进行大学改制,决定设立国学研究院,并听取胡适建议,采用宋、元书院时期的导师制度,由吴宓担任研究院主任,聘请大师,主持筹备事宜。
陈丹青画作《国学研究院》左起:赵元任、梁启超、王国维、陈寅恪、吴宓
国学研究院成立以后,曹云祥请胡适做导师,胡适虽然博学,但有自知之明,摇摇手说:“这事儿我还真干不了,
我给你推荐几个人吧!”唰唰唰提笔列出一个名单来,
曹云祥拿起一看,这三人分别是:开创了用甲骨文研究殷商史的国学大家王国维,戊戌变法的核心人物、著作等身的梁启超,与梁启超齐名的南方学术界泰斗章太炎。
曹云祥大喜过望,立即请吴宓来担任国学研究院主任,并将自己亲手签发的聘书交给他,请他去一一聘请三位大师。
在搞定了王国维后,梁启超爽快,一见面就很痛快的答应了。
轮到章太炎的时候,出事了,听说梁启超也位列导师,章太炎就不开心了!坚决就是不去!
后又请到赵元任,哈佛大学的博士生,号称“汉语言文学之父”,也是不错。
这时,吴宓想起了他在哈佛时的老同学陈寅恪。于是推荐他给曹云祥。
校长曹云祥不知陈寅恪,问一旁熟知陈寅恪的梁启超。
曹问:“他是哪一国博士?”
梁答:“他不是学士,也不是博士。”
曹又问:“他有没有著作?”
梁答:“也没有著作。”
曹又问:“既不是博士,又没有著作,这就难了!”
梁启超大怒说:“陈寅恪没有学位,我梁某人虽著述等身,但加起来也不抵他的三百字。”
曹一听,不再犹豫,请!于是就有了后来清华园“四大导师”的传奇。
是年隆冬,陈寅恪冒着凛冽的寒风踏上了驶往东方故国的邮轮,来到了这所浸润着欧风美雨的大师之园,开始了他传道、授业、解惑的传奇人生。
这一年,陈寅恪37岁。
4
到清华大学任教的第一天,他先是送给学生们一副对联:
“南海圣人再传弟子,大清皇帝同学少年。”
陈寅恪上课非常有特色,有个不成文的规矩:“书上有的我不讲,别人讲过的我不讲,自己讲过的我不讲。”人们称之为“三不讲”教授。
果真他一张嘴,学生就彻底服气了!
他的学问纵横古今、贯通中西。他迅速掀起了一阵“陈寅恪热”。
校内校外的学生都慕名而来,而且经常这些学生一转头,发现自己的教授们,竟也坐在后面的位置上,听得入迷。
吴宓教授风雨无阻,堂堂必到。哲学专家冯友兰,朱自清等,高水准的教授都跑来听他讲学。
连远在城内沙滩的北大学生也成群结队,穿过西直门,慕名跑去偷听。那时沿途几十里全是农田,秋天青纱帐起,还常有土匪出没打劫,甚至不惜*人越货,铤而走险。
即便如此,北大师生也愿意冒险出城,常常是人手操着木棍铁器成群结队而行。于是,就有了这样奇特的一幕:在陈寅恪上课的教室里摆满了各式各样的“兵器”。
后来成为国学大师的季羡林也说:“听他的课,是无法比拟的享受。在中外学者中,能给我这种享受的,国外只有吕德斯,国内只有陈师一人。”
因此,学生们尊敬地称呼他为:“太老师”、“教授的教授”。
因为他出身名门,又富有学识,学生们还称他为“公子中的公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