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遇误解休怨恨,物过严冬即回春。《吕氏春秋》有这样一则“颜回攫食”故事:
孔子穷乎陈、蔡之间,藜羹不斟,七日不尝粒,昼寝。颜回索米,得而爨之。几熟,孔子望见颜回攫其甑中而食之,孔子佯为不见之。少顷,食熟,谒孔子而进食,孔子起曰:“今者梦见先君,食洁而后馈。”
颜回对曰:“不可!向者煤炱乎甑中,弃食不祥,回攫而饭之。”
孔子叹曰:“所信者目也,而目犹不可信;所恃者心也,而心犹不足恃。弟子记之,知人固不易也!”
故知非难也,孔子之所以知人难也。
大圣人孔子亲眼所见之事仍不免错冤枉了好人,何况你我皆凡人。
误解时有发生,但往往各不相同,经常让陷入其中的人有口难言、有苦难诉。面对误解,应该有什么样的心态,采取什么样的行动,如何让自己走出困境……
为什么会有误会?
大叔认为误会有两种最常见的分类,一是自然误会,二是刻意误会。
自然误会,顾名思义就是由于沟通不畅、认识片面亦或者了解不够引发的真实误会。
刻意误会,很显然,就是明知不是你做的,也要当成你做的,即所谓的莫须有的强加之罪。
两种误会该怎样解决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