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第一部打破大团圆结局的杂剧,唐末宋初历史电视剧排行榜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4-03-11 22:10:04

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孙磊 通讯员 杨乐娟图/主办方供图

9月16日,由广州市文联、广州新华出版发行集团主办,广州市作协、广州市文艺报刊社、广州购书中心承办的“广州诗词之夜”系列讲座第四讲“品读元曲”在广州购书中心开讲。

“日落千山红树晚,夜深二水碧溪秋。”古琴表演艺术家钟炬现场演奏了有“小流水”之称的古琴曲《碧涧流泉》。该曲是岭南派代表琴曲,出自《古冈遗谱》,表现的是山林幽涧,一派碧绿,流泉泠泠,意趣盎然。

活动现场,特邀嘉宾、中山大学中文系董上德教授深入解读元曲的“前世今生”以及元曲的两种文体形态,结合元曲名家名作,带领读者一起进入元曲的精彩世界。

品读元曲:内心笃定,活在当下

元曲上接宋词,使诗词的通俗化、民歌化、口语化,是流行很广的诗歌形式,涌现出了关汉卿、马致远等元曲大家。

董上德介绍,元代散曲作家可考者有200多人,另外还有不少佚名作者,他们的时代互有先后,身份驳杂,从而形成作品的不同风格和流派。

与宋词相仿,元代散曲的发展大致可分为前后两期,前期以豪放本色为主,后期以雅正清丽为主。前期的作品与民间歌曲比较接近,风格一般质朴自然,也有较多的社会内容。散曲发展到中后期,语言愈来愈典雅工丽。

古代第一部打破大团圆结局的杂剧,唐末宋初历史电视剧排行榜(1)

在讲座现场,董上德带领观众重点赏读了胡祇遹【双调·沉醉东风】、卢挚【双调·蟾宫曲】、白贲【正宫·鹦鹉曲】三首小令。

董上德认为,元代散曲,每每表现出乐观地面对世间变化的心态,豁达地化解胸中的郁结,活在当下,笑看风云;内心笃定,在人生的风浪中迎接未来。

董上德提出,古典诗词的内容集中体现为两个关键词:一是人生际遇,一是民生疾苦。“这两者与我们当今的生活其实是相通的。古今所面对的困难和挫折,无外乎人情世故、事业或生活上的困顿,以及时代之大变局”。

诗词之夜:接通传统与当下

元代,由于朝代更替历史剧变,原有的中国传统社会形态瓦解,极大地影响了文学的变化发展。元曲作家坚守着中华文化的传统、赓续文脉,使中华文化虽遇挫折却依然顽强发展推陈出新,显示了中华文化强大的生命力和包容性。

董上德称,元杂剧开创了中国传统文学的新形式,作者众多,大量的精品佳作堪称中国戏剧文学之高峰。《窦娥冤》《赵氏孤儿》等中国特色的悲剧,颂扬了人民不畏强暴奋起反抗的斗争精神,勇于牺牲舍生取义的凛然正气;《西厢记》《救风尘》等中国特色的喜剧,体现了鲜明的生命意识和人文主义情怀。

古代第一部打破大团圆结局的杂剧,唐末宋初历史电视剧排行榜(2)

元杂剧无论悲剧还是喜剧,都有共同的“大团圆”结尾,这表达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观、善恶观和对正义的信念,创造了中国式的文学叙事模式,深刻影响了中国人的道德情感和审美倾向。

在董上德看来,阅读古代经典,就是进行古今之间的对话。由于时间的距离,古代的作品阅读起来或许会有难度,他鼓励读者自觉清除掉阅读上的心理障碍,通过经典文学作品读懂中华文化的基因。

(更多新闻资讯,请关注羊城派 pai.ycwb.com)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

责编 | 朱绍杰

校对 | 彭继业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