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玄
四、老庄宗
将易经和老庄之学进行融合,偏重于易理的阐发,其代表人物为王弼。《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中记载,“王弼尽 象数,说以老庄”。
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墟也;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曲士不可以语于道者,束于教也。(《秋水》)

王弼
五、儒理宗
将易经和儒家学说相融合,为孔子和其门人子夏所开创,其学说到东汉郑玄时达到顶峰,一直到了宋代的朱熹,程颐继承并发扬了儒理宗,借易理来阐发儒理,朱熹的存天理,灭人欲,就是儒理宗的学说产物。

朱熹
六、史事宗
将历史借助易理进行分析和应用的流派,引史入易出现的很早,但形成学派是在宋代,代表人物为杨万里,李光等人,他们认为“易之为书,凡以明人事。学者沉于象数,易几为无用之书。”他们认为,易经应该用来让人明白世间的道理,反对用于占卜测算。这一宗派在近代的代表人物可以说都是大牛,比如章太炎,郭沫若,闻一多等人,都是将历史与周易联系起来研究,并且取得了很大的成就。杨万里精于《易》学,有《诚斋易传》二十卷,以史证《易》,为易学“史事”一宗的创始人之一,在诗人里面也是别出一格的。“史事”一宗的特点,是参证史事,阐明易理。
杨万里,代表作《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杨万里
七、造化宗
这一宗派最玄秘,也最牛叉!这一宗派认为天地人事皆有定数,包括国家也有定数,其代表作为宋代邵康节的《皇极经世书》,这个流派虽然人少,著作也不多,但直到如今,依旧在民间发挥其影响力。后来的烧饼歌,推背图都是类似此道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