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歌会中的三种歌会场景,云南的歌会文体特点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4-03-15 14:39:24

作品写作背景:

《云南的歌会》出自现代作家沈从文之手,被选入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课文。纵观全文,在"歌会"的大标题下,作者描绘了三种不同场面的民歌演唱,对每一个场面的描写都各具特点,三个场合在内容上各有侧重,在手法上也各不相同,文章字里行间洋溢着对自然、对人、对艺术的品味与赞赏。我们在品读《云南的歌会》这篇极富情趣的作品时,在字里行间能从不同角度欣赏到云南趣味盎然,生动丰富的民风民俗,和和睦相处的民族情感,还有云南的秀色可餐。

歌唱形式美

"唱的多是情歌酬和,却有种种不同方式。"此句中"多"字说明了云南对歌以情歌为主,但仍有其它内容,而"却"表现了即使所唱的内容都是情歌,所唱的方式是不同的,除了作者在下文中所例举了四种对歌方式:见景生情,即物起兴;提问题;互嘲互赞;唱其他故事等。

从作者的行文中,我们还知道了那种即兴的自由歌唱,发乎性情,自然成趣的山路漫歌;还有村寨中的"每桌各自轮流低声唱"的传歌。不同形式的歌唱有不同的情趣和目的。云南作为民歌的故乡,不仅歌唱题材丰富,而且表现形式多样,独具特色的艺术特点,不愧为民间音乐的瑰宝。

云南歌会中的三种歌会场景,云南的歌会文体特点(1)

人物形象美

"山野对歌"主要写唱歌人,对演唱者不惜浓墨重彩、工笔描绘,烘托出活泼欢快的场面,描绘出朴素动人的情景。对歌的结局,出人意料的是赢家竟然是一个年轻妇女一连唱败了三个对手,逼得对手哑口无言!出现在读者眼前的:"这种年轻女人在昆明附近村子中多的是。性情开朗活泼,劳动手脚勤快,生长得一张黑中透红枣子脸,满口白白的糯米牙,穿了身毛蓝布衣裤,腰间围了个钉满小银片扣花葱绿布围裙,脚下穿双云南乡下特有的绣花透孔鞋,油光光辫发盘在头上。"这是在云南乡下都能见到的打扮,着装里透出的浓郁的民族风情!人物空灵动人的精神之美让我们仿佛看见了她们脸上幸福的微笑,看见了她们载歌载舞的歌唱着家乡,歌唱着美好的生活!"黑中透红"写出了她们的青春活力和积年累月的劳动而留下的岁月痕迹;腰间的"钉满小银片扣花葱绿布围裙",脚下的"绣花透孔鞋",让浓郁的民族气息扑面而来。

云南歌会中的三种歌会场景,云南的歌会文体特点(2)

自然景物美

"山路漫歌"中唱歌人所处的优美环境,这一宛如人间仙境:报春花"在轻和微风里不住点头"用了拟人修辞,显得活泼生动,它的蓝色令人疑心"是有意模仿天空而成的"更是奇特的联想,让人感受到花的灵性和花色的纯净。又如,"最有意思的是云雀……"中,"起飞""扶摇""盘旋""唱歌""钻"等动词把云雀轻捷的身姿、悦耳的鸣叫描绘得栩栩如生。山花烂漫,山鸟齐唱,这又是何等的生机活泼!鸟儿也好像通人性,施展"天生的歌唱家"的才华为赶马的女孩子们伴奏引路;而在这美好环境中长大的女孩儿,自然是受了环境的熏染,潜移默化,在性格气质上早已渐染了如此美好的自然真趣。"赶马的女孩子年纪多不过十四五岁,嗓子通常并没有经过训练",一种纯朴本色的美跃然纸上。

场面和谐美村寨传歌是一次民歌的展览,是一间民歌的课堂,更是民族大团结的盛会,场面宏伟、气势壮观。你看,男男 女女,老老小小,不管是乡村土医生,还是赶集卖针线花样的老太婆,还是打铁箍桶的工匠,各行各业的都无一例外赶来了。他们热爱自己的民族,更热爱民族的文化。

传歌的地点是住处院子的两楼和长长的屋廊下,六人围坐一桌,足足有三十来桌。人们唱和相续,一连三天才散场。传歌的目的是老一辈把记忆中充满智慧和热情的东西全部传给下一辈,使民歌生生不息,代代相传。作者写传歌的场面,有全局描绘,有细部刻画,点面结合,生动精妙的向我们展示了云南的民风民俗,让我们领略到一种独特的地域美,民族和谐美。

云南歌会中的三种歌会场景,云南的歌会文体特点(3)

自古以来,云南人民能歌善舞,大量的民歌流传至今,具有独特的风俗美,这种风俗美与特定的环境,当地的人物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作者以艺术的笔法在文中为我们立体呈现了云南特有的民族风情画。"彩云之南游赏罢,踏花归来马蹄香"。品读《云南的歌会》,我们似乎与作者进行了一次云南之旅。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