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的歌会中三种歌会场景,云南的歌会的主要内容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4-03-15 14:44:52

杨安平

云南的歌会中三种歌会场景,云南的歌会的主要内容(1)

杨安平,汉中市宁强县铁锁关镇初级中学校长、语文教师,陕西省曹公奇名师工作室成员、高杨杰名校长工作室成员。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2018届马云乡村校长,陕西省第六批中小学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陕西省教学能手,汉中市学科带头人,汉中市三一一人才,汉中名校长。主持或参与省市级研究课题9项,发表文章50余篇,在省内外作公开课或讲座30余场次。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向学生提出一个挑战性的问题,可以引导学生发展智慧。”孙绍振先生也认为:“教师的水准首先就表现在从学生看来没有问题的地方,提出深层次的问题来,然后在过硬的分析中,使学生有所发现,让他们的思维有所触动。”可见,提出一个有价值问题比解决一堆冗杂问题更为重要。

然而,在教学中我们常常发现:随着年级升高,课堂主动发言的学生越少,或置疑或回答的兴致渐渐减退,课堂常陷入一片沉闷,这样的教学效果可想而知。因此,教师在备课前要准确把握学生的兴趣点、疑难点、发散点,精心预设主问题,牵动整节课的学习;在课堂学习活动中,要善于巧妙捕捉争论点、易错点、生成点,启发、点拨、引领,促进思维发展走向文本深处。

一、避免“伪问题”,减少低效对话

阅读教学中的低效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类:

1.表面性提问。有的老师动辄“好不好”、“是不是”、“对不对”等“口水问题”满天飞,学生往往无需经过大脑思考甄别就应景式地给予肯定回答,看上去课堂气氛十分热烈,然而“齐呐喊”的背后却没有实质性的思维交锋和思想争鸣,甚至连基础性的语言建构运用都谈不上,与达成教学目标没有密切关联。还有的课题提问没有预设性,习惯性地“旁逸斜出”,如教学《爱莲说》一文:“这是一篇什么课文?这是一种什么花?可以用什么词形容这种花?”学生回答:“这是一篇文言文,这是莲花(荷花),可以用……来形容。”这样的回答你能说有错误吗?不能。但这样的课堂“对话”又有多大的价值意义呢?白白浪费宝贵的课堂时间,却还没进入教学正题,实为可惜。

2.盲目性提问。这样的问题要么大而不当,缺乏明确的指向性,学生模棱两可;要么繁复冗杂,没有边界,学生难以把握,不知从何作答。如《木兰诗》一课教学中,教师提问:“同学们,读完诗歌,你发现了什么?感受到什么?”此问题是指向对木兰形象的感知或思想意蕴的把握,还是探究其多样化的艺术手法?均不得而知。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教师解读文本不到位,教学目标不明确,这是教学低效的根源。再如教学《台阶》,初读课文后,教师抛出这个问题:“这篇文章与别的文章相比,它在语言、构思、表达技巧上有什么不同?”比较阅读本来是常用的阅读方法,但这里的“别的文章”究竟是哪一篇、哪几篇还是哪些类别的文章呢?比较的对象不明确,比较阅读就没有抓手。即便这里明确了与具体某篇文章进行比较,但在“初读感知”后就一下子让学生从语言、构思、表达技巧三个角度着眼,八年级学生的阅读水平完成学习活动还是有困难的。

3.频繁性提问。问题设计是课堂教学中绕不开的一个重点,而过多、过碎、无序的问题,会让学习活动变得支离破碎,丧失思维的层进性和延续性。有的教师喜欢关注文本的枝枝叶叶,教学中总是面面俱到,生怕挂一漏万,短短的四十分钟一个接一个地抛出一连串的问题,东一榔头西一棒,各学习活动之间缺乏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由语言文字到思想内涵的逻辑探究,学生就像漫游一样,跟着老师瞎转悠,一节课上罢,似乎什么都在学,却又什么都没学到。著名特级教师余映潮老师说,现在的语文课最大的问题,就是碎问不断,导致的直接结果是我们的问题没有深入,没有思考的价值,也就失去了问题设计本应有的意义。

4.急切性提问。简单地说,就是教师性子”太急,课堂上缺乏耐心,为了赶时间,抢进度,或为了课堂的流畅性,提出问题后总是急于让学生回答,学生没有足够的时间思考,自然不会有高质量的探究结果,于是,课堂往往变成老师“自问自答”展示脱口秀的舞台。如小说《喂——出来》公开课中,老师提出了一个探究性问题:“小说的结尾暗示灾难就要降临了,那么,请同学分组讨论,说说故事中的谁应该为这场灾难负责?”这个问题既是对人物形象的品析,又是对小说主题的探究,是一个开放性较强的好问题。但遗憾的是,教师留给学生“讨论”的时间不足两分钟,就草草收场,学生在分享展示时观点各不相同,与教师预设的答案相去甚远,就急切地抢过学生的“话语权”讲解起来,结果反而弄巧成拙。

二、预设“真问题”,实现深度对话

深度对话的基本指标为:深入学科教学本质,走进学生心灵深处,渐次推进学生理解,释放教学的多重内涵与教育价值。笔者认为,有价值的“真问题”主要有以下特征:

1.有效。设置一石激起千成浪的“主问题”,“一线串珠”地地带动整个文本的理解和品读,能更好地开发学生思维,培养语文核心素养。如特级教师袁卫星教学《祝福》时,首先在黑板上写下“祥林嫂死了!”,感叹号写得很夸张,上面如一把匕首,下面似滴着鲜血,然后他转身说道:“上一课,我们从鲁迅先生的笔下获知,沦为乞丐的祥林嫂在一片祝福声中寂然地死了。一个人的死,无非有这么几种情况:一是自然死亡,二是意外死亡,三是自*,四是他*。那么,你们认为祥林嫂属于哪一种死亡呢?” 学生感到很新奇,阅读文本,交流讨论,得结论后袁老师又问:“是他*?那么,谁是凶手呢?”然后他在黑板上写下“谁是凶手”四个字,引导学生深入研读文本。袁老师前后所提两个问题看似简单,实则高明,“祥林嫂属于哪一种死亡”领起学生对小说情节的把握,“谁是凶手”四字进一步引导学生去探究《祝福》的主题思想。再如,笔者教学《海燕》时提问:“这是一只怎样的海燕?高尔基想将《海燕之歌》献给谁?”问题一指向对海燕形象的感知,问题二指向作品主题的探究,针对性、实效性很强。

2.有质。在关键处提问,提关键性问题,对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起杠杆作用。如于漪教《孔乙己》,在探究孔乙己的命运悲剧根源时,提问:“当我们读悲剧时,眼泪一般总是会情不自禁地夺眶而出。可是,我们读《孔乙己》,眼泪却流不出来,这又是为什么呢?有人说,古希腊的悲剧是命运悲剧,莎士比亚的悲剧是主人公性格的悲剧,易卜生的悲剧是社会问题的悲剧。那么,《孔乙己》小说所写的悲剧,究竟是哪一种悲剧呢?”此问题具有挑战性和发散性,可引发学生对小说主人公孔乙己人物形象及小说主题的深入探究,不难想见,课堂上呈现学生思维品质的“深度碰撞”。笔者教学《云南的歌会》时,设置了两个问题:(1)谁在唱歌?(2)谁是最美的歌者?。前者“谁在唱歌”自然指向云南歌会的三种场景——山野对唱的有情人、山路漫歌的女孩儿、山寨传歌的男女老幼,学生籍此就整体掌握了文本内容;后一问题具有开放性,不同学生对“最美的歌者”欣赏角度不同,自然所品析的“美点”也就多样化,学生在“寻美”、“品美”中训练了语言表达,陶冶了情操,也获得了思维品质的提升。

3.有趣。教师通过活问、曲问、趣问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如钱梦龙老师教学《愚公移山》,为引导学生理解“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中的“孀”、“遗”二字,并没有直解其意,而是问学生:“邻居小孩去帮助愚公挖山,他爸爸同意吗?”学生听后略一思索,笑着说:“老师,他没有爸爸!”这样就使“孀”“遗”二字之义迎刃而解,且印象深刻。再如在《五柳先生》教学中,笔者特意问:“五柳先生虽“好读书”,却是个穷鬼、酒鬼,你喜欢他吗?请结合文本内容及你对作者的了解谈谈看法。”学生对此兴味盎然,展开激烈的讨论,不仅能感受到陶渊明“好读书,性嗜酒”的外在特点,还能体会其安贫乐道、淡泊名利、率性洒脱的个性品质,在反复涵泳、品读中一点一点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

4.有度。问题要能引导学生层层深入探究文本,同时兼顾不同认知水平的学生。如经典课例《孔雀东南飞》中,老师渐次向学力低、中、高的学生抛出三个问题:(1)刘兰芝和焦仲卿是否真心相爱?从课文中哪些句子可以看出来?(2)刘兰芝和焦仲卿是真心相爱,为何他不敢违抗母意而遣她回娘家?(3)在刘兰芝被遣回家时,焦仲卿说“不久当归还”,请问如果没有“太守求亲,兄长逼婚”这一个突发事件,刘兰芝和焦仲卿还会破镜重圆吗?笔者在《童趣》教学中,围绕 “趣”字设问:文中叙述了哪几件趣事?“趣”从哪些地方体现?作者为何能体会到“物外之趣”?三个问题既有梯度又有广度、深度,学生可以“拾级而上”,藉由此完成“内容概括——语言品析——主旨探究”,有效达成了教学目标。

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课堂提问是一门教学艺术,教师吃透文本,关注学情,围绕教学目标预设一个个好问题,因势利导,教学效率就会大大提高。作为课堂“主导者”的教师,不仅自己会提问,更要下功夫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批判精神,引导学生“想问、敢问、善问”,自主提出有含量、有深度的“真问题”,甚至能提出让老师都一时难以作答的好问题,那就我们真正教会学生学习了,也就实现了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

编辑:王波

《陕西教育》(综合)是陕西省教育厅主管,陕西教育报刊社主办的综合性教育类月刊。栏目设置见置顶文章,发表不收取任何费用,投稿邮箱:sxjy_wb@163.com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