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德是个宅男,那个时代没有广播,学者为了增长见识,为了和其他学者多交流,大多到处游历,但康德在其漫长的一生,只短暂的离开过家乡小镇几次,最远到过100公里之外的地方,终生未婚,几乎一辈子蜗居在自己家中。在那个没有互联网、电话、电视、广播、甚至照片的年代,人们的主要社交就是聚会、吃饭,但康德这两项都不喜欢,所以康德和这个世界的联系除了和友人聊天就是看书和通信。
康德提出一个大胆的想法,人类无法认识这个世界的真面目,人类只能通过心灵深处的某个特殊的机制加工对真实世界进行加工处理后,才能认识这个世界。负责加工的机制叫“先天认识形式”,世界的真面目叫“物自体”,人类感觉到的世界,就是“物自体”经过“先天认识形式”加工后得到的东西,可以称之为“表象”。这相当于说,每个人都带着一个有色眼镜看这个世界,这个世界的真实样子是看不到的,只有通过有色眼睛的加工,才能被看见。
康德认为,这世界是人类无法真正认识的,人类看到的只是表象的世界,每个人看到的真实世界的表象都是一样的,所以感受都是相同的。而这个先天认识形式里,包含很多用来处理物自体的工具(一共有十二个先天范畴),其中一个就是因果律。科学家只能研究我们感觉到的事物,也就是说,科学家只能研究表象世界,因此科学家的研究对象都是带有因果律的。而人的自由意志就是物自体,因果律只存在于先天认识形式里,并不存在物自体中,物自体是自由的,我们自己的意识也是自由的。也就是说人的自由意志是物自体,是没法被察觉和把握的,科学的因果律只能研究表象,也就是说科学永远无法研究人的自由意志。
康德的学说既没有破坏休谟的理论,又让人类重新信任理性,重新踏实。比如人类作为三维生物永远无法从感性上认识四维甚至更高维空间,这就是人类认识的局限,我们只能知道四维空间在三维空间的投影。康德的思想也给神学家帮了一个忙,上帝是绝对存在的,属于物自体的存在,所以无法用逻辑证实,所以对上帝的质疑是不能成立的。当然康德作为任何后辈哲学家都无法绕过的高峰,提出的哲学理论也有其缺陷。不久之后就有一个年轻人横空出世,大吼一声“康德错了,物自体根本不存在”。
十九、以辩证法向康德发起挑战的年轻人这个年轻人叫黑格尔,1804年康德去世,留下很多没完成的著作和笔记,几乎同一时间,黑格尔开始了《精神现象学》的写作。黑格尔提出之前的哲学家都出问题了,因为他们对哲学的理解是错的,他们认为这个世界上有一个叫“真理”的固定东西,等待别人去寻找它,这简直太幼稚了。之前哲学家的工作类似于拿着理性工具研究理性问题,等研究完了理性问题,手里的理性工具也变了。所以之前的哲学家每个人都以为自己掌握了终极真理,但最后也免不了被人推翻。
黑格尔提出,世界是充满矛盾的,矛盾是世界的本质,矛盾双方可以共存,但处在互为差异、互相冲突的动态之中,这个冲突的结果不是一方消灭了另外一方,而是正题与反题最终化为“合题”达到协调、升华,然后从较低级的正题与反题不断变成更高级的合题,也就是事物不断向高级形态变化,变化到最后就是“绝对精神”。
黑格尔认为之前的哲学家错以为人的理性世界与客观世界是对立、矛盾的,但矛盾的东西其实是统一的,因此人的理性和客观事件之间虽然是矛盾的,但并不是割裂的,而是可以通过不断的辩证统一,最终成为一个合题,这样,人的理性经过辩证运动后,就能和客观世界合为一体。也就是说,理性经过不断地辩证,就可以完全符合客观世界的真实面貌。理性就是世界的本质,所以,宇宙的本质就是精神,就是一种理性精神,也就是“绝对精神”。
黑格尔认为自己揭示了整个世界的规律,说明了世界的本来面目,完成了绝对的精神自我实现的任务,他的形而上学理论体系,已经把人类所有的知识都囊括进去了,每一门知识都已经符合他的辩证法,符合他的形而上学,所以哲学发展到他这也就到头了。事实证明,黑格尔是错的。
二十、意图与黑格尔一较高下却落败的叔本华对黑格尔破口大骂的人叫叔本华,他向黑格尔发起了挑战。康德哲学提出了物自体的概念,但黑格尔指出物自体这个概念自相矛盾,所以想办法取消主体和客体的对立关系,主张“我”的理性就代表真实的世界,根本不存在物自体这个概念。叔本华认同康德的形而上学,但不认同物自体完全不能认识,因为“我”自己就是物自体。物自体是超越理性,是不能用理性知识体验的,但我们观察自己的时候,可以不依靠理性,而靠直觉,也就是审视内心,当处于这种状态的时候,就可以体会到物自体。物自体只有一个,因为区别两个事物离不开空间概念,比如东西的形状和摆放位置,但物自体不具有空间属性,所以物自体不可能被区分为一个个不同的样子,所以物自体只有一个,叔本华给它起名“生命意志”。
“生命意志”到底是什么东西?简单的说,就是一股永不停歇的力量,这股力量驱使着万物去运动,去发展。比如人和动物的食欲和性欲,比如植物生长的*,而且这种*还无比强大。当然生命意志概念比一般生物*要宽泛,不仅包括生物,还包括非生物。叔本华认为,宇宙的万事万物背后都有生命意志在驱动。人类的确有理性,但理性只是实现生命意志的一种工具,人所有的行动,本质上都是生命意志在驱动。
叔本华把康德的物自体理论解释成生命意志,仅仅是这一点改动,就从康德认为理性是这个世界统治者,物自体不能影响我们的世界,变成了物自体不仅影响我们的世界,而且影响力非常大,不是理智所能控制。康德认为这个世界的基础是井井有条的理性,叔本华认为这个世界的基础是无法控制的生命意志。康德对世界看法乐观,叔本华悲观。
二十一、高呼上帝已死的尼采叔本华的理论引出了一个巨大的危机——理性危机,之前无数的哲学家努力坚持论证理性,因为没有理性,人类不仅不能积累知识,不能生产劳动,不能谋生,甚至连“我”是谁都不知道,如同行尸走肉。叔本华去世五年后,又一位青年站了出来,对理性落井下石。这个青年叫尼采。
尼采是个充满激情的人,喜欢音乐、爬山,虽然他大喊“上帝死了”,而且自比太阳,但实际上他性格温厚,生活朴素,意志坚强,常被人称为“圣人”。尼采继承了叔本华的形而上学,叔本华说物自体是“生命意志”,尼采改成了“权力意志”,这里的权力不是政治权力,而是让自己变强大、强壮、更富创造力的*。尼采把人分为强者和弱者,强者体现了权力意志,特征就是积极向上、勇于进取、勇于牺牲、善于创造。弱者相反,特点是胆小、保守、善妒、虚伪。尼采认为,同情弱者没错,但弱者不能以此为理由,去要挟、榨取强者,拖强者后腿,这是可耻的。尼采把道德分为两种,一种是弱者的道德,尼采称之为努力道德(又叫“畜群道德”),表面内容是同情、仁慈、谦卑、平等,本质上是弱者为了掩盖自己对强者的恐惧、嫉妒和自私,借助奴隶道德去限制强者。比如法律规定不许占有别人的财产,强者不会让自己的财产被占有,保护的只是不能保护自己的弱者。强者道德,又称为贵族道德,这种道德鼓励人们积极进取、特立独行,崇尚强大,鄙视弱者,追求创新,拒绝平庸,代表生命积极一面。而奴隶道德与贵族道德的区别在于,前者总是在禁止,后者总是在鼓励。有人认为,尼采的道德观不是会造成弱肉强食么,尼采回答,人性本来残忍。
尼采认为,基督教道德就是典型的努力道德,本质就是伪善的,所以尼采大喊“上帝死了”,意为去掉上帝,人们就不需要无条件的遵守基督教道德了。在尼采看来,人类的知识,如形而上学、科学理论都是理性的,可是作为世界本质的权力意志是非理性的,因此这些理性知识也不是真正的真理,知识权力意志构造出来的假象而已。权力意志作为征服的意志,在权力意志的驱使下,人类与研究世界不是为了简单的求知,而是为了更好的控制世界,所以也就不存在什么真理,所谓的真理,只是因为人们需要合乎真理去征服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