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员告诉我,如果能实现真正的“全局智能”,那么在未来,红绿灯可能都是多余的。
人类为什么要红绿灯?因为要把路口的“路权”,轮流地分配给双向车道。为什么要“轮流地”分?还是因为,开车的是“算力”很低的人类。不简单地轮流分配,人类就算不过来。
那如果开车的不是人类呢?如果实现了车路协同下的“全局智能”呢?
那么未来的路口,可能是这样的:
南北方向,前后两辆车,正在以120公里的时速飞驰着经过路口,相距200米。此时,另一辆车,在东西向,也以120公里的时速,驶向路口。
谁让谁?谁也不让谁。
“全局智能”经过高速计算,在南北向的第一辆车驶过路口的瞬间,安排东西向的车进入路口,5米的车身,从南北向两辆车200米车距里,用0.15秒的时间,“唰”地通过了路口。而南北向的第二辆车,丝毫不减速,在6秒钟之后,也通过了路口。
于是,未来的交通路口,东西南北,唰唰唰唰,谁也不让谁,却完全没有交通事故。这一切,靠“全局智能”指挥,而不是“红绿灯”。
听上去,难以想象。但是,如果这一天真的到来了,这背后一定有个角色:智能交通运营商。
让更聪明的车,接入更聪明的路
什么是运营商?
你今天之所以能打电话,是因为有电信运营商。他们在小区附近,写字楼顶上,公路旁边,甚至珠峰顶上,都架设了电信基站。因此,你的手机才能通过连接最近的基站,接入到电信网络,然后打电话或者上网。
中国的电信运营商,主要是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
未来的汽车,和手机一样。你必须接入到“智能交通网”,然后实现车路协同,实现真正“全局智能”的自动驾驶。而搭建智能交通网的,就是“智能交通运营商”。他们负责把路变为“更聪明的路”,并且在路网上搭建“交通基站”,允许车辆接入。
中国的互联网发展,总体比印度好。很多原因,但不管怎么归因,中国的电信运营商都功不可没。稳定、高速、大通量地接入,是一切上层应用爆发的基础设施。同样道理,中国的“车联网”想要发展好,中国的“智能交通运营商”,必须不能缺位。
2020年,百度调查过“网民最关心的智能交通的问题”。这些问题如下。
(智能交通领域网民关注度前十的民生内容)
而一旦有了“智能交通运营商”这个角色后,这里面的很多问题,就有解了。很多可能,在我们面前展开。
比如,智慧停车。
人们1/3的开车时间,都用在了找车位上
研究表明,人们1/3的开车时间,都用在了找车位上。而30%的城市拥堵问题,其实是由停车难造成的。
公安部统计,全国停车位的缺口,达3.84亿个。在有如此大缺口的情况下,全国仅有9%的城市车位,使用效率在50%以上。一边车位不够,一边车位浪费。为什么?
因为现有停车位的管理,不够“智慧”。
一旦有了“智能交通运营商”,一个城市的停车场,就会变成“一张网”。抵达目的地前,车辆已经知道附近有哪些停车场,以及它们的空位情况,并推荐最佳停车场。你一旦选定停车场,甚至停车位,那个车位就会被锁定。进入停车场后,你的导航系统会从室外导航,切换为室内导航,自动找到车位。停好车后,车辆自动开始充电、计费。办完事,反向寻车功能,又会帮你快速找到车辆。
如果你的车还有“自动泊车”功能,你甚至可以直接下车。你的车会自己去找车位。办完事,车会自动开出来找你。
2018年的百度世界大会上,李彦宏播放了一个完全实拍的视频,百度的一名员工开车来到公司路边,下车后,车辆就开始进入自动巡航状态,开到地下停车场,找到车位,并且停了进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