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养虾怎么补菌,养虾补菌的正确方法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4-03-16 09:09:43


家庭养虾怎么补菌,养虾补菌的正确方法(1)

文接上期,我们谈了氨氮的“前世今生”,也说明了氨氮的危害与来源,最终得出,“靠天补碳碳难全”,我们需要人工向池塘中添加碳源。那么池塘中碳源究竟应该如何合理添加呢?本期文章就给大家详细讲解一下这个问题!

家庭养虾怎么补菌,养虾补菌的正确方法(2)

微生态制剂诸如EM菌,乳酸菌,芽孢杆菌等有益菌在水产养殖中的使用已经非常的常见,这些有益菌在调节水质,降低池塘氨氮要硝酸盐,分解有机质方面的作用是十分巨大的,但是很多时候我们在使用有益菌的时往往达不到很好的使用效果,这除了和我们添加量,水温等影响其效果的原因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点就是碳源。

芽孢杆菌的作用已被公认。但是,我们在使用时经常发现不同的产品会有不同的效果。有的产品用量少效果好,有的即使大量使用也不见效。为什么呢?因为微生物制剂核心技术在于菌种的好坏和菌种的数量。很多养殖户误认为重量多数量就多。其实并非如此,先进的发酵技术和制剂技术可以使每克产品中的菌总数量达到500亿以上。一般的小厂家受制于技术和设备的制约很难达到。同时菌种的好坏更是决定了产品的使用效果。芽孢杆菌是带有孢子的杆菌总称,芽孢杆菌的种类多达上百种。有的适合人类肠道,有的适合水质改良,有的适合垃圾处理。也就是说并不是所有的芽孢杆菌都适合水产养殖。因此,建议大家在选择产品的时候选择高含量的产品,因为只有大厂家才能做出高含量的产品,同时他们也会在菌种库当中选择适合水产养殖的菌种进行生产。


诸如藻类生长进行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提供碳源,微生物的生长也需要碳源,碳是构成细胞最主要的组成成分之一,我们在养殖的过程中随着高蛋白饲料的不断投入,氮元素的含量是不断增加的,而碳元素确实不断地下降,因为泼洒进池塘的乳酸菌没有好的“食物”来源,往往处于“碳饥饿”状态。

这里我们引入一个概念——碳氮比。碳氮比是指化合物中碳元素和氮元素总量的比值,根据化学式以及化学分析可以测量到,各种物质的碳氮比都是固定的,红糖C12H22O11含有38%的碳。水体中的有益菌的生长都需要碳源,水体中不缺乏氮源,有益菌需要的碳氮比在15以上。


家庭养虾怎么补菌,养虾补菌的正确方法(3)

每种有益菌都有自己适合的碳氮比,例如:各种细菌最适合的碳氮比

①芽孢杆菌C∶N=15:1,

②乳酸菌C∶N>10∶1,

③弧菌是C∶N=5-10。

添加碳源的好处:

1、在池塘当中加入碳源将能够加速氮元素的分解,如氨氮、亚硝酸盐、硝酸盐等,显著地减少池塘当中有毒有害物质的增加;加入碳源将能够显著地促进硝化反应和增加硝化菌的数量。

家庭养虾怎么补菌,养虾补菌的正确方法(4)

2、提高碳氮比可以有效降低池塘中的弧菌含量,有益菌的生长可以促进池塘有益菌的繁殖,抑制有害菌的生长。

EM菌在水产养殖中的使用效果被广泛认可。但是EM菌发酵好的原液使用起来成本较高,而且经过厂家经销商长时间储存,菌的活力也会下降。近几年市场上比较受到养殖户欢迎的是EM菌菌种。养殖户购买回去后可以自己扩培。自己发酵的EM菌菌液使用起来成本低,而且现发酵的的菌液数量多活性好。那么在选择EM菌菌中的时候大家要关注菌种的好坏。一般而言,判断菌种好坏有一个最简单的指标pH值。因为EM菌种的乳酸菌含量最多,EM菌菌液的pH值较低说明乳酸菌含量丰富,也就意味着整体的EM菌活性较高。一般而言pH值在3.5以下就算是好菌种,如果可以达到3以下就算是质量特别好的EM菌种了。


3、促进有益藻类的生长,避免如蓝藻等不良藻类的爆发

蓝藻非常喜氮,在碳氮比失调的情况下,氮的含量增加,碳元素相对降低,也就是碳氮比降低,蓝藻能够有充分的氮利用,这将很容易导致蓝藻的爆发。

家庭养虾怎么补菌,养虾补菌的正确方法(5)

池塘中的源该如何添加呢?

一、碳源的添加量

△C(碳源补充量)=氨氮亚硝酸含量×池塘水体体积×20

这个公式的是说,我们需要的碳源量是指池塘中氨氮亚硝酸盐的含量的总和乘以水的体积再乘以20。一般来说一亩地加红糖5斤左右

二、常见的碳源

碳源的选择:红糖,糖蜜,葡萄糖(单糖)

1.红糖,价格贵但购买方便

2.糖蜜,价格便宜,效果好(如果用糖蜜其使用量是红糖的两倍)

3.葡萄糖,不适合大量使用,因为弧菌对葡萄糖利用率很高,容易导致弧菌大量繁殖。

4. 如有机酸,其含碳量高、水溶性好,同时可以络合池塘其他毒素,推荐定期使用.



添加碳源的时间:

由于阴雨天气,藻类及水草的光合作用受到抑制,池塘当中的碳的来源受限,因此建议在阴雨天来临之前向池塘当中补充碳源,以维持池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当然其他时间也是可以定期地使用碳源。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