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一个新兴国家的建立,其首都的选择绝非无缘无故的,而是有特定的背景,新中国选择北平为首都,当然也不会例外。
事实上,在古人眼中,北平虽然作为多个朝代的首都,并非建都的最佳选择。著名地理学家顾祖禹在他的著作《读史方舆纪要》中认为,虽然“直隶(北京)雄峙东北,关山阻险,所以隔阂奚戎,藩屏中夏”,有着山川形势的优势,但其不足也是显而易见的。那就是北京与北方强敌在咫尺之间,极易被入侵。正如他在文中所说:
“居庸当陵寝之旁,北在肘腋之下,渝关一线为辽海之咽喉,紫荆片垒系燕云之保障,近在百里之间,远不过三二百里之外,藩篱疏薄,肩背单寒,老成谋国者,早已切 切 忧之”。
而明清的历史事实,也印证了顾祖禹的担忧。明朝时期,蒙古、满洲屡犯边关,也先太师、俺答汗先后围攻北京。满洲兴起后,皇太极屡次破口入关,给北京造成了极大的威胁。
清朝时,北京曾两次被列强攻破,但沦陷的方式与明朝大为不同。清朝统一了中原、东北和蒙古,已不像明朝那样必须“天子守国门”。然而列强从西而来,其海军根本无法阻挡。列强只要能占领天津,北京就必然不保。
因此在明清时期,北京并不像我们想象中那么好防守。自清末以来,许多有识之士一直在呼吁迁都。例如康有为、梁启超就认为,理应将首都迁往西安。毕竟西安深处内地,有山河关塞之险,即使是列强也鞭长莫及。
清朝灭亡后,孙中山曾多次提出自己对于建都的看法。而打从一开始,孙中山就否定了建都北京的主张。他认为北京虽能控制东北与蒙古, 但日本与俄国对东北虎视眈眈。
与此同时,自八国联军侵华之后,大沽口和天津的炮台均因辛丑条约而裁撤,以至于“永难添筑”。敌人一旦从海上而来,北京根本无险可守。况且北京城内使馆林立,还有外国军队驻扎。可谓是外有强敌,内有内应,根本守不住。
因此孙中山认为 “欲求巩固安全之策, 诚非改设南方不可。”最终,孙中山选定了有着“虎踞龙盘”之称的南京。在孙中山看来,南京虽然多作为偏安王朝的首都,但其地理位置真的没得说。不仅地势险要,而且靠近上海等繁华都市,人烟稠密、商贸发达、物产丰富。因此孙中山赞叹南京:
“在世界之大都市中,诚难觅此佳境也。而又恰居长江下游两岸之最丰富区域之中心,南京将来之发达,未可限量也。”
然而即便如此,历史的惯性依然很大。即使孙中山一再坚持,但依然有很多有识之士认为,首都非北京莫属。
孙中山自 1912 年 2 月 13 日提交辞呈, 14 日要求南京临时参议院投票选择建都地点, 结果是北京 20 票、 南京 5 票、 武昌 2 票、 天津 1 票, 这一结果显然不符合孙中山的设想。
长沙谭延闿都督认为, 建都南京并非永久的决定,从地理位置上说:
“燕京南达胡广, 北枕蒙疆, 东接胡满, 西连回藏, 近者铁道四通, 诚得高屋建瓴之势。 此中央政府之地点, 所以宜取北京也”。
蔡锷也同样认为,在北京建都更有利,他认为“建都燕京,可以控驭中外,统一南北”。
中国是一个统一多民族国家,南京偏居南方,对东北、蒙古、西藏等地控制力有限。如果定都南京,那么满蒙藏回的广大地区还要不要了呢?若要维持一个多民族国家,势必要在北京建都。
孙中山离任后,袁世凯以及其北洋集团上台,建立了北京国民政府。当时中华民国的首都,一直设在北京。其后广州国民政府发动北伐,清除了北洋军阀势力。国民政府才一如孙中山所愿,将首都定在了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