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品以卷心菜、粉条、木耳、土豆、豆腐炒制。排队吃斋的人以老年人为主,也有部分中年人,年轻人较少。
家住石景山老山西里的董慧芳今年 72 岁。逢初一、十五来灵光寺领斋饭吃,是她每个月的固定活动 —— 这个习惯从她退休以后延续至今。前三年,因为疫情,灵光寺数度暂停斋饭布施,万幸,这个春天,一切都重新好了起来。
布施现场准备了环保塑料碗,不过董慧芳习惯自己带一个不锈钢饭盒来,这是她的经验总结:自带容器,不仅环保,还能节约排队时间。今天的斋菜跟以往没太大区别,卷心菜、粉条、木耳、土豆、豆腐,配一个扎扎实实的白面馒头。都是顶朴素的食材,但无论吃过多少回,董慧芳还是觉得,灵光寺斋饭的滋味无与伦比。大概家里的电灶始终炒不出这股子镬气,自然也炒不出神明赋予食物的精神价值。
等待布施的人比预估的更多,炒菜分发告罄,厨房临时赶制了两盆凉拌豆腐丝,夹馒头吃。
下午 1 点,最后一盆临时赶制的凉拌豆腐丝也分发见底,梁晓芸可以去休息了。她敲了敲自己早就僵硬酸疼的手臂,掏出手机。室友玲子的消息跳出来:「我在素斋馆这吃饭,你忙完跟我说,我们一起去看佛牙。」
玲子说的素斋馆,位于灵光寺对面,全名「名宝 · 招仙素斋」,由八大处旅游服务公司经营,平时提供零点菜单,逢初一、十五这样客流量较高的时候就改为自助餐形式,58 元 / 位。
名宝 · 招仙素斋自助餐,每位 58 元,付款后自取餐盘打饭菜,不限次不限量。
与大部分面向中低消费群体的那类自助餐一样,招仙素斋的菜品走的是「以量取胜」的路线,品类相对来说比较齐备,凉菜(如豆腐丝、拍黄瓜、凉粉)、热菜(如炸蘑菇、素香肠、鱼香肉丝、煎豆腐、地三鲜)、主食(米饭、刀削面、饺子、玉米、南瓜、地瓜)、水果(真心黄桃罐头、小番茄、西瓜、哈密瓜)、汤水(羹汤、豆浆)一应俱全,调味则重油重盐,「下饭」为旨。
虽然玲子觉得这顿饭没那么好吃,但又觉得此行不亏。她看到了一幅别开生面的人间图景:在一个没有明文规定的情境里,形形色色的人在宗教气氛的熏染下默契地决定在一定程度上约束自我的行为。
自助餐提供的真心黄桃罐头广受欢迎。
餐厅中虽然有嘈嘈切切的交谈声,但刺耳的大声喧哗是不存在的;人们在行动之间不自觉地互相礼让,甚至同桌的陌生人也可以自然地发生交谈,分享食物。就在刚才,玲子在邻座姑娘的照拂下吃到一粒新鲜出锅的五福水饺,小白菜香菇馅的。这顿斋饭,玲子想不出会有任何更好的收尾方式。
下午 3 点 45 分,李瑞给广济寺入口的朱漆门落上锁。5 点,梁海龙和老金已经在阳坊涮肉店坐定,没到他们惯常的吃饭时间,但两个人都觉得挺饿。晚上 7 点半,天刚黑透,梁晓芸将床边的台灯按灭,在遁入黑甜梦乡之前,她想起托尔斯泰那段话的后半句:很累,不想爱,也不想劳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