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片《中国》第五集《臣子》剧照
人在政在,人亡政息。随着张居正的去世,万历新政的锐气渐去渐远。朝野上下,各派纷争,纪纲颓坠,法度凌夷,政治环境日趋恶劣,各种矛盾急剧恶化,一浪高过一浪,却再也没有一个人能像张居正那样站出来力挽狂澜,大明王朝也终于分崩离析了。
有人说,“明之亡,实亡于神宗”,从这一角度看,是有一定道理的。
今天还有“丁忧三年”的丧俗吗从历史大局看,张居正拒绝停职守制,不肯放弃夺情以保住权位,无疑是正确的。因为揆诸事实,张居正施行的新政,无疑是继商鞅、秦始皇以及隋唐之际革新之后,直至近代前夜影响最为深远、最为成功的改革。
纪录片《中国》第五集《臣子》剧照
《明通鉴》记载:“起衰振隳,纲纪修明,海内殷阜,居正之力也。”张居正改革的影响,不仅表现在他起衰振隳、力挽狂澜,稳固边疆,缓解民族与阶级矛盾,延长了明王朝的国祚;还表现在一举扭转“神运鬼输,亦难为谋”的财政危机,使日趋衰败、充满危机的明王朝有了起色,为万历年间资本主义萌芽的进一步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尽管张居正一生毁誉互见,被群臣诋为不孝、斥为贪位、詈为禽兽,但他始终笃定地坚守心中的理想信念,不顾个人名誉也要践行到底的精神,不仅让沉疴日重的大明王朝出现“海内肃清、四夷慑服”之盛况,其主导的考成法和一条鞭法,对近代前夜国家统一与社会转型起到的巨大推动作用。
纪录片《中国》第五集《臣子》剧照
时至今日,无论是“丁忧”这个词语,还是“守孝三年”这一礼制,已然在人们视野中消失了。但是,这一丧俗在很多地方还留有遗存,比如我的家乡山西省平定县,至今尚有做复三、做七、做周年等丧俗。
出殡后三日上坟祭奠,谓“复三”。此丧礼见于《仪礼·士丧礼》:“升自前东荣中屋,北面招以衣,曰:‘皋某复’,三,降衣于前。”唐朝贾公彦疏:“复声必三者,礼成于三,北面而招,求诸幽之义也。”
古代守孝图
这两段话的大致意思是,将始死者之衣升屋,北面三呼,以招魂。
做七,亦称“斋七” “七七”,是说从死者去世日起,每七天为“一七”,逢“七”上坟祭奠一次,谓“做七”。“七七”终了,谓“尽七”。是日,亡人亲友同去坟墓烧纸供奉,中午由主家宴请
文献记载最早的“七七斋”是北魏胡太后为她父亲胡国珍的治丧。据《北史·胡国珍》:国珍年虽笃老,而雅敬佛法。及薨,又诏自始薨至七七,皆为设千僧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