佚名是哪个朝代的人,佚名是哪个时代的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4-03-18 21:27:02

我们一般所谓的“佚名绘画”,是指画面没有署名提拔和落款、而且也无法确认作者的真实姓名的绘画作品。中国佚名画的历史悠久,可以追溯到汉代前后,没有署名落款也各有原由。

比如在元朝以前,皇宫专职画师们的画作大多都不署名;又比如在宋元时期的文人画家中,因为身世特殊或者作品有特别情由的,也多不留名款;至于众多的民间画师们的作品,则经常不留名款以为他用。当然,也有的藏家在作品过手或收藏的时候,有意或无意造成的名款遗失。

在中国绘画艺术的历史长河中,佚名绘画对文化艺术发展起到了重要的助推作用,并且承载了“潜移默化成教化,春风化雨助人伦”的思想行为引领功能,起到了净心怡情以及伦理道德、行为规范的教化作用。

一、佚名画非拙劣之作,出于人们对生活纪实的需要,社会上出现了大量画技精湛的写实派佚名画作

在人类对绘画艺术的多种需求中,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是用于记录生活。就内容来说,宋元时期的佚名画很多都是记录生活中的场景和事物的。

佚名是哪个朝代的人,佚名是哪个时代的(1)

隋唐时期,随着商品经济的高速发展,人民的物质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也随之提高。这些为绘画艺术走入民间提供了肥沃的土壤。

而到北宋时期,工商业高度发达,大量“文人闲士”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应运而生,艺术进一步走入寻常百姓家,而且文人墨客不再局限于“院体”的范畴,他们开始聚焦社会现状和人民生活的细微之处,从题材、画工、内容等诸多方面达到了巅峰,民间绘画活动日渐活跃,绘画成为了市井百姓喜闻乐见的一种表现形式,绘画佚名在当时也成为一种普遍现象。

佚名画虽为无名之作,却并不代表画工不精、意境肤浅。例如宋代场面宏大、人物众多的《金明池争标图》,就充分体现出了佚名画家们的高超绘画水准。

佚名是哪个朝代的人,佚名是哪个时代的(2)

此图描写了在北宋京城汴京金明池开展水戏争标活动的整体场景。画面以苑墙分割构图,画面中心的水池中建有十字平台,台上建有圆形殿宇,用拱桥连接通达左侧建筑群。左侧建筑群依次为彩楼、水殿、牌楼等,牌楼上的额书“琼林苑”清晰可见。水池四周绿树掩映,凉亭、船坞、殿阁、楼房等错落有致,交相辉映。

水中的大龙船上楼阙华美,船上的人物活动清晰可见。大龙船两旁各有五艘小龙舟,舟上众人划桨,一人举旗,动作紧张而有序。水池周边水域里还有几只小船或传递讯息或服务补给穿插其间。

画面左侧和下方的围墙附件,人群相对集中、场面熙来攘往,热闹非凡。整幅画面上大约有一千余人分布其间,每个人物都像蚂蚁一样微小,但是如果我们仔细观察,就会发现人物与环境及自身的比例合理、动态各有不同,表情生动,展现出佚名画工高超的绘画技术和独特的艺术魅力。

佚名是哪个朝代的人,佚名是哪个时代的(3)

在画面左侧的粉墙上有楷书“张择端呈进”五字款。后人揣测有可能是张择端的早期作品,亦或是是南宋画工的的摹本。无论如何,从这幅暂定为佚名画的作品中我们不难看出,在宋元时期政治的开明与经济的发展为绘画艺术提供了肥沃的土地,极大促进了绘画艺术的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非凡成就。

二、随着画技的发展、画派的丰富,佚名画中也愈发不乏韵味深远、寓意深厚的“意识流”佳作

早期的绘画,特别是院体画,画工精细、比例精准、所绘景物臻于写实,多有古板套路、一丝不苟的严谨之风。而在宋元时期的佚名画作则不再拘泥于这种风格,他们犹如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一样,在画风、内容、思想、情感等方面更加崇尚“师造化”这种自然之美,从生活中的细节入手表达向往自由、浑然天成的趣味性。

例如大概南宋时期的佚名画——《枇杷山鸟图页》,其画面简洁明了,内容描绘的是江南地区的五月份前后,正是枇杷果成熟的季节,果实的香甜气息诱来一只绣眼鸟,只见它瞪着眼睛、翘着尾巴、伸长了脖子目不转睛的盯着眼前的批把果,神情动态十分生动有趣。

佚名是哪个朝代的人,佚名是哪个时代的(4)

首页 12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