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碧龙潭瀑布。摄影/潘立
丰沛的水量,保证了庐山上的环境与植被接近自然状态,也调节了庐山的气候。一年中有大半时间,庐山处于云遮雾绕中,使人“不识庐山真面目”。这种独特的地理环境与气候,孕育了中国名茶之一庐山云雾茶;
泡茶的泉水,不必远寻,庐山也一并生产了。充沛的降雨,在山上经过层层“过滤”之后,清澈晶莹富含矿物质。茶圣陆羽穷尽一生遍访天下名山,评出“天下十大名泉”,庐山占了3个。
自然恩宠,盛极于斯。庐山要做的,只是静默地等待,等待一群才华横溢的人,从历史中款款走来,为她书写更加华丽、更加耀眼、足以影响整个中国的新历史。
庐山,书写了半部中国文化史国学大师季羡林晚年病重,人问:如何定义庐山在中国名山中的地位?他挣扎着从病榻上起身,用毛笔郑重写下六个大字:庐山,人文圣山。
据统计,庐山上有摩崖石刻900余处、碑刻300余处,寺观曾多达500多座,历史上曾有1500名诗人,为庐山写下了4000余首诗歌,历代绘画大师以庐山为题材所画的山水画,更是数不胜数……
▲ 庐山秀峰摩崖石刻,李白诗中描绘之地。摄影/查明德
而这一切,都缘于东晋时期一位高僧的无意停留。
公元381年,南下广东的慧远法师途经九江,被闲旷秀丽的庐山吸引,遂驻锡于此,在庐山北麓修筑精舍东林寺,开创了净土宗。
24年后,再也不愿摧眉折腰事权贵的陶渊明,登上鄱阳湖畔的一叶小舟,高唱《归去来兮辞》,回到了庐山脚下的栗里陶村,开创了田园诗派。50年后,开创了山水诗派的谢灵运,在庐山脚下的鄱阳湖上写下了其代表作《入彭蠡湖口》,江西因此也成为山水诗的策源地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