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茶文化组织不断建立:随着茶文化事业的不断发展,茶文化社团组织(包括茶文化民间社团、学术团体等)不断涌现。它有利于茶文化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有利于加快茶文化事业的建设。如1980年,台湾成立了“陆羽茶艺中心”;1982年,第一个以弘扬茶文化为宗旨的杭州“茶人之家”成立;1990年,“中华茶人联谊会”成立;1993年,经民政部批准,同意成立“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这是弘扬宣传与研究交流中国茶文化的全国性民间团体。
如今,包括1964年成立的中国茶叶学会在内,全国性的茶及茶文化社团组织至少有6个,它们分别是中国茶叶学会、中华茶人联谊会、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中国茶叶流通协会、中国食品土畜产进出口商会茶叶分会、海峡两岸茶业交流协会等。在它们的影响下,全国大多数省、直辖市、自治区和特的别行政区,都相继成立了茶文化社团组织。
6、名优茶有创新和提升
据1999年统计,全国有历史传统名优茶、当代创新名优茶1017种。经过20余年发展,预计全国有名优茶2000种左右。目前全国名优茶产量已达到茶叶总产量的40%以上,名优茶总产值要占到茶叶总产值的70%左右。今后,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文化生活需求的提升,全国名优茶将成为中国茶产业的“半壁江山”,日益受到生产者的关注,消费者的关心。
7、茶产业链获得延伸
茶叶不仅可以饮,而且可以吃、可以用,还可以玩,这为拉长茶的产业链提供了前提条件。所以,如何使一二三产连同,就成了拉动茶经济的助推器。自进入21世纪以来,特别在下列两个方面,表现尤为突出。
(1)茶文化景观成为旅游新亮点: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人民生活的普遍提高,茶文化事业进入繁荣时期,茶文化旅游也就成了人民追求的新靓点,成为人们生态休闲文化的重要内容,使茶文化旅游逐渐形成为一种新的产业。福建的武夷山、广东的雁南飞、重庆的茶山竹海、福建安溪的茶叶大观园、浙江长兴的大唐贡茶院和杭州的梅家坞茶文化生态休闲村、贵州湄潭的美丽茶乡、云南临沧的茶文化风情园等,它们都是在利用当地茶文化资源,再与旅游相结合成为发展当地经济的一种新举措,成为一种拉动当地经济新亮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