丨本文由白茶大课堂原创撰写,未经允许,任何人和媒体不得转载!
《1》
南方水系发达,还爱下雨,高温加上高湿,热到令人崩溃。
潮热蒸腾的雨天,每一口呼吸,都能闻到空气中弥漫的热气,以及植物蒸腾散发出的水汽。
像是一个巨大的汗蒸房,期盼快快走进空调房,渴望足够的冷气。
且这场炎热,将从五月份一直持续到仲秋,好比一场马拉松长跑,打的是持久战。
而生活在北方的茶友,往往会投来羡慕的目光:
“你们南方真好啊,空气湿润,养出来的皮肤都是水灵灵的。”
的确,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水量充足,皮肤自然白嫩、水灵。
因此这句话,个人持赞成意见。
但接下来,茶友又说道:
“南方天气有干有湿,白茶应该转化得更好更快吧?南方仓的茶叶,不用担心被存坏。”
看来,北方茶友对我们南方,也存在着莫名的憧憬啊。
这里想要借用《围城》里的一句话:城外的人想进来,城里的人想出去。
人对新鲜事物总是好奇的,因为没有经历过,所以更觉得美好。
《2》
对于南方而言,夏天是湿热,冬天是湿冷。
说来说去,都离不开“湿”,也就是潮湿。
即便是在空气湿度较低的秋季,也只是相对来说干燥,如果和北方相比,便是小巫见大巫。
相信不少人都听过,或者亲身感受过“回南天”。
在冬去春来,乍暖还寒的时候,起床时拉开窗帘,会发现窗外的世界陷入了茫茫雾海。
这种天气返潮的现象,一般出现在春季的二三月份。
尤其是沿海的城市,每到“回南天”出现,空气湿度就会接近饱和的状态。
到处是湿漉漉的景象,空气似乎都能拧出水来。
更严重一些,家中的墙壁和地面,都在不断地往外“冒水”,那副场景,相信南方的茶友深有体会。
而自己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福建人,更是见怪不怪了。
除此之外,梅雨季节又是对南方人的一大“考验”。
常言道,每当六七月份,江南的梅子熟了,就会陆续进入梅雨季节。
有人也将其戏称为“霉雨”,因为湿度大、气温高、衣服等不容易晒干,易发霉。
每到这些特殊的时节,心里都暗暗地为白茶捏了一把汗。
虽然仓库中的抽湿机和空调,一年365天24小时地不停运转,但悬着的心也始终不敢彻底放下。
白茶的特点,是喜干怕湿。
这一点,从简朴的加工工艺中也可以看出来。
日光萎凋时,讲究薄摊薄晾,离地70公分左右,从而让鲜叶中的水分大量被蒸发出去,这是做干茶叶的第一步。
萎凋结束后,再进行低温慢烘。
用适宜的温度,把茶叶彻底地烘干烘透,以达到国家标准中的规定。
由此可见,白茶的制作是最接近纯天然的,且最主要的目的,就是为了让茶叶变得干燥。
像是S师傅,对做茶的要求更高,国标要求的含水量是低于8.5%,而他却要精益求精,低于7%,5%,有时候甚至更低。
足够干燥的白茶,才能在后续的储存中,不易出现受潮变质的现象。
当然,这也需要一个优秀的仓储环境加持。
干燥的环境,温度和湿度控制良好的环境,才能存出优质的老白茶。
过于潮湿的气候,不仅不利于白茶的转化,反而会增加茶叶受潮的风险。